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八年级下册

《小石潭记》课文研读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小石潭记》课文研读一、整体把握  柳宗元顺宗永贞元年(805)贬为永州司马后,寄情山水,写了八篇游记。这八篇游记,史称“永州八记”。《小石潭记》是《至小丘西小石潭记》的简称,是“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在游历程序上与前三篇相衔接,而在写景状物上更加精妙,在表达自己内心情感时也更加曲折含蓄。  第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环,心乐之”,未见小潭,已经先闻水声,既闻水声,即觅小潭; “心乐之”而必要去一观。因“水”为篁所隔,无路可通,因而便“伐竹取道”,是“下见小潭”。寥寥数语便颇有情致地交代了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点出了小石潭的位置、环境,更重要的是写出了作者探幽的浓厚兴味。“下见小潭”是探幽的结果,而“水尤清冽”则写出了对小潭的第一印象,是初看; “尤”进一步地突出了水之清冽,作者心头之乐也进一步表现出来。下面是写石。小潭千百年来寂然荒野之中,本自无名,作者因其形态,名之为“小石潭”。它是一整块石头构成的,岸边翻卷出来的石头形成各自不同的形状,仅用二十个字就将小石潭描绘得非具体逼真。因为它是“全石以为底”,所以“水尤清冽”;也因为潭水特别清澈,所以才能看到潭底是“全石”。接着写小潭围,青树蔓,蓊郁连缀,摇摇曳曳,生机盎然,与小石潭相映成趣。至此,文章由潭而水,由水而石,由石而树,作者的观察对象在变,但不变的是发现这一独特景致的喜悦。  第2写游鱼,首先是由面到点,先总体写鱼的大致数量和“空游无所依”的状态,接着又采用特写镜头,写潭中的游鱼,把日光、鱼影的静态描写和鱼的“远逝” “往来”的动态描写结合起来,深得动静之理,妙能传神,勾画出一幅生动活泼的游鱼图。文章没有直接描摹水,却从鱼儿的活动、潭底的鱼影中使人感到水的澄澈透明。其次是由景到情,在写完游鱼及水之后,点出“似与游者相乐”,写这群既憨态可掬又活泼伶俐的小鱼好像故意挑逗游人,与人共享山水之乐似的,这个句子是以小鱼的自由自在来比衬人的心情,比一般的直截了当说出自己心情的欢快更有意味。近代的林纾评价说: “此等写景之文,即维之以画入诗,亦不能。潭鱼受日不动,景状绝类花坞之藕香桥,桥下即清潭,游鱼百数聚日影中,见人弗游,一举手,则争窜入潭际幽兰花下,所谓‘往来翕忽,与游者相乐’,真体物到极神化处矣。”作者此时似乎已然沉浸在这意外发现的景物里,那些官场失意已然忘却。  第3、4描写潭上的景物。写来自西南的溪流,仅用十五个字就写得十分精彩。既写出它“斗折蛇行”、逶迤曲折之状,又写出它“明灭可见”、时显时隐之景,也写出溪岸“犬牙差互”、山石嶙峋之势。写潭上四景色,用“竹树环合

 

《小石潭记》课文研读
上一篇:《小石潭记》的景与情    下一篇: 小石潭记写作特色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