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 > 七年级上册

《师生交往》说课课件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6.2《师生交往》说课课件馆陶县实验中学李莉丽一、说教材?说教材地位?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材地位?《师生交往》是七年级人教版教材道德与法治第六课第二框的内容。对于初中生来说与同学、朋友、老师和父母的交往是初中阶段主要的人际交往的内容。本框让学生学会和老师积极沟通,师生共同努力,营造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以便于七年级学生更好的适应初中的学习和生活。因此本课是七年级教材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方面,现实意义非常重大。说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尊重老师,热爱老师的情感,主动关心老师、理解老师。2、能力目标:学会正确与老师交往,能够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3、知识目标:知道教学相长得含义,懂得师生之间要彼此尊重。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习过程中怎样与老师交流互动,进行沟通?教学难点:怎样建立亦师亦友这种良好的师生关系?二、说学情进入初中以后,学生生活的接触面逐渐拓宽,会面临越来越多的与人交往的问题。教师和学生的交往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影响,传统的师生关系正在向新型的师生关系转变。结合七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本课的学习会使学生尽快学会处理中学里新的人际关系,减少不和谐的负面影响,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基础。教法:互动式教学是本课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新课程要求我们,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以启发、引导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获取知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知识的探索者。为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根据本课的特点,以讲案例、讨论分析为主线,材料分析为辅助。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方法将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学法:七年级学生突然觉得自己长大了,对新鲜事物感兴趣,讨厌枯燥的说教。对自己身边熟悉的事物,有了自己的见解,希望引起他人的重视,得到老师的表扬。因此,应鼓励学生运用“说一说、想一想”和“小组合作讨论”等方法,共同探求知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实践的能力,以自身感悟,来获得正确的认知。四、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创设故事情景,由小辉进入初中后和老师发生了一件小矛盾,从而导致他学习成绩下降的故事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出示目标、自主学习1、教学相长的含义:2、学习过程中怎样与老师交流互动,进行沟通?3、怎样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4、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5、怎样建立亦师亦友这种良好的师生关系?6、与老师发生矛盾时怎么办?(三)合作学习,问题探究1、从书上四个场景入手,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老师扮演着组织者、倾听者、陪伴者等角色,让生思考自己与老师交往中老师都扮演什么角色?设计目的:让生“想一想”、“说一说”,进而引导学生思考新型师生关系----“教学相长”的含义。2、由情景在线入手,让生思考“陈然”的故事,陈然认为学习生活只靠自己就能解决,最后导致自己学习成绩快速下降。让生“说一说”陈然的经历说明了什么问题?设计目的: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应该学会和老师及时沟通,进而导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学习过程中怎样与老师交流互动,进行沟通?”。3、通过探究和分享(P67)小奇的例子,让生思考,假如你是小奇,你会如何对待数学老师的表扬和批评?鼓励生发表意见,让学生谈谈自己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类似的例子怎么做的?设计目的:这个问题设计具有开放性,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这里还可以让学生结合P67页阅读感悟中“快马经得起鞭策”的故事让生思考,进而引导出---怎样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4、由书上P68页“探究与分享”王亚楠的故事,让生思考如果我们不喜欢某位老师,我们还要去尊重他吗?设计目的: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到:不管是何种类型的老师,我们都要以彼此尊重的情感和态度来对待。让生学会尊重不同风格的老师,这样才能有助于我们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我们学习,从这引导出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以及怎样建立亦师亦友这种良好的师生关系?这也是本节课的难点。5、小组讨论:“假如真的和老师发生矛盾了,我们该怎么做?”设计目的:由各小组代表发言,说出自己小组的讨论结果,在这利用学生的发言引导学生思考--------老师发生矛盾时怎么办这个问题。(四)小组展示合作结果由各小组代表展示本小组的讨论结果,教师及时在旁引导。1、教学相长: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一方面,我们的学习离不开老师的引领和指导;另一方面,我们与老师交流互动,也可以促进老师更好的“教”。2、学习过程中怎样与老师交流互动,进行沟通?1、主动参与、勤学好问的态度。2、真诚恰当的向老师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3、与老师分享自己学习感受、学习成果,可以促进师生共同进步。3、怎样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1、表扬意味着肯定、鼓励和期待2、批评

 

《师生交往》说课课件
上一篇:《师生交往》说课稿    下一篇: 《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反思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