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 > 九年级上册

《走向共同富裕》说课稿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走向共同富裕》说课稿各位老师好,下面我向大家介绍第一单元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第二框《走向共同富裕》的教学设计思路。一、教学目标本课内容围绕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及其解决展开,逻辑性强。据此,本框设置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道并理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认识到发展中面临的现实挑战。2.了解我国经济发展现状,认识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些问题。3.理解实现共同富裕的内涵和意义,了解共享发展理念,了解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知道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举措及意义。4.增强政治认同,增强公共参与的责任感。二、教材分析(一)内容分析本框是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的第二框。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认识国情,爱我中华”,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知道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一项重要要求。(二)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了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及解决措施。教学难点:提升辩证看待问题的能力,感受乡村振兴战略和民生政策的意义,增强责任感。三、学情分析学生步入九年级,生活与社会经验更加丰富,批判思维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进一步提升,开始有独立自主的判断。比如,针对这一框的内容,学生能够认可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也能够感受到党和政府所采取的一系列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措施。但是社会发展中的负面现象也往往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在他们内心形成矛盾与冲突。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同学们对共同富裕的目标和重要性都相当认可,但部分同学对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只有表面的认识,也并不愿意主要投身于乡村振兴事业。因此,在本节课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以小见大,感受新时代社会矛盾的变化和体现,感受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举措,并学会辩证看待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榜样的学习,增强学生为实现共同富裕而奋斗的社会责任感。四、教学设计过程通过学生自我探究,对中国经济发展有初步的认识,从而引出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结合汇报及漫画,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角度,引导学生思考矛盾应如何解决。结合课本与视频内容,从城乡发展不平衡和乡村振兴战略的角度,引导学生思考矛盾应如何解决。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引入榜样人物——“时代楷模”黄文秀的事迹介绍,激发学生投身乡村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辨析“共享发展”的内涵以及了解民生政策,从“厕所革命”以小见大,感受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厕所革命”以小见大,并让学生分享身边的民生政策,感受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增强学生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直面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辩证看待。并通过漫画及拓展学习任务,让学生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坚实保障,树立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之情和奋斗之志。通过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内容,使学生形成整体化、结构化的认知。如果时间允许,可以让学生自己画出本框的结构图。本节课在教学中注重突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讲好新时代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做到的“八个统一”。通过学生实践探究和教师价值引领,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通过学理知识讲解和内涵讨论,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通过引导学生辩证看待发展中的问题,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通过对乡村振兴战略、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讨论,坚持知识性和价值性相统一。我的说课就到这里,谢谢收看!

 

《走向共同富裕》说课稿
上一篇:《正视发展挑战》教学反思    下一篇: 促进民族团结教学反思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