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七年级上册

纪念白求恩教学设计25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教学目标1.了解对比、设问、排比在议论文中的运用及作用。2.学习本文夹叙夹议的写法,了解议论文中“叙”的特点,理解并掌握对比论证的写法和作用。3.理解白求恩国际主义精神和共产主义精神的内涵,并结合实际继承和发扬共产主义精神。重难点1.整体感知课文,概括牧羊人的性格特点。2.学习本文运用对比的写法,理解对比的作用。3.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学习牧羊人坚持不懈、执着种树的精神。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白求恩这个名字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你们知道白求恩是哪国人吗?(加拿大人)一个外国人,为什么能在中国人心中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呢?学习了毛泽东同志写的《纪念白求恩》一文,我们就能得到答案了。(板书题目)2.作者及背景知识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人。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诗人、书法家。主要作品有《论持久战》《为人民服务》等。诗词代表作有《沁园春?雪》《卜算子?咏梅》《七律?长征》等。作品集有《毛泽东选集》五卷、《毛泽东诗词选》。本文选自《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本文是在白求恩逝世一个月后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干部会上的一次演讲。当时抗日战争已经两年多,我晋察冀部队在粉碎日军冬季大“扫荡”中取得了胜利。国民党顽固派在日本诱降和英美劝降之下发动了抗战期间的第一次反共高潮。在白求恩逝世一个月后的12月21日,毛泽东同志写下了《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本文赞扬了白求恩的哪些精神?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2.本文除了赞扬白求恩的精神,还有什么目的?号召全党同志学习白求恩的精神。三、再读课文,深入理解1.学生朗读第一段,划出第一段的重点句子,并归纳段意。“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段意:赞扬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并号召向他学习。2.什么是国际主义?国际主义与共产主义是什么关系?文中列宁的话。这在议论文中是道理论据,国际主义是共产主义的一种表现。3.开头两句在表达方式上是记叙还是议论?写了哪些内容?记叙。介绍了国籍、身份、年龄,来到中国的目的、经历。4.这几句记叙去掉行不行?为什么?不行。去掉这几句,白求恩的精神就没有了事实依据。四、品味论证方法1.第②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是如何论证的?这段主要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先提出白求恩同志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的表现(正面介绍),号召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然后举出不少人对待工作、对待同志和人民的态度,和白求恩作对比,然后指出“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然后再转述前线人对白求恩的赞美(侧面介绍),再次强调要向白求恩同志学习。2.白求恩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这一部分运用什么论证方法?为什么这部分写得少?运用了正反对比论证法。白求恩大夫是个杰出的医生,他医疗技术的高超是解放区军民都了解的事,所以作者只用一句话作了概括,而不作过多的论述。五、课堂讨论,拓展延伸1.有人认为白求恩的事迹非常感人,应该详细地叙述他为中国的抗战所做的事,不应仅用一句话概括,对吗?不对。本文的写作目的是悼念白求恩、赞扬白求恩,不是记叙白求恩的事迹,如果详写,文章的写作目的就变了。另外,白求恩的事迹大家都知道,不必详写。2.记叙文中的记叙和议论文中的记叙有何区别?(1)目的不同:记叙文中的记叙是为了让人们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及真实情景;议论文中的记叙是为证明论点提供事实论据。(2)详略不同:记叙文中的记叙要详尽、具体、生动、突出中心;议论文中的记叙要简明、概括、扣住论点。3.让学生分析文中的叙议情况,然后讨论夹叙夹议的好处。叙为议提供了事实依据,使立论有根有据,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又能使读者由表及里地认识白求恩同志,使读者懂得向白求恩同志学习什么,为什么要向他学习。4.作者在结尾用了什么句式来阐述学习白求恩的意义?从哪些方面高度评价了白求恩?排比句式。“高尚”指人格,“纯粹”指品质,“有道德”指修养,“脱离了低级趣味”指志趣,“有益于人民”指人生意义。六、把握文章主旨细读课文,分析文章的主旨。本文概括地叙述了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的不寻常的经历,高度评价了他的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以及对技术精益求精的共产主义精神,并号召每一个共产党员学习他的这种精神,并对他的不幸逝世,表示深切悼念之情。

 

纪念白求恩教学设计25
上一篇:纪念白求恩教学设计(公开课一等奖)    下一篇: 纪念白求恩教学设计26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