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物理 > 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机械运动复习导学案二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复习目标:1.理解参照物、速度的概念,会正确进行长度、时间的测量,会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2.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会运用相关知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平均速度等)分析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科学的价值观和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复习重点:参照物的概念,速度的概念与计算。复习难点:参照物的选择、速度的应用与计算。复习过程:一、知识梳理(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长度单位:(1)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符号m。(2)其它常见的长度单位及符号: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2.换算关系:1km=1000m=103m1dm=0.1m=10-1m1cm=0.01m=10-2m1mm=0.001m=10-3m1μm=0.000001m=10-6m1nm=0.000000001m=10-9m3.刻度尺的使用方法:(1)会放:左边刻度线与物体边缘对齐,刻度平行并紧贴被测物体(2)会读:视线要与尺面垂直,测量值要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3)会记:记录测量结果时,要写出数字和单位注意:使用前要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是否磨损,观察量程和分度值的大小4.时间单位:国际单位:秒s其他单位:分min小时h5.换算关系:1min=s1h=min=3600s6.测量工具:秒表、停表7.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就叫误差。误差的来源:(1)估读值跟真实值之间有一定的差异(2)仪器本身不准确(3)环境温度、湿度变化减小误差的办法:(1)多次测量取(2)使用的测量工具(3)改进测量方法(二)运动的描述1.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2.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的变化叫机械运动。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方法一看:选哪个物体作参照物;二看:被判断物体与参照物之间是否发生位置变化。3.参照物定义: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以哪个物体做标准,这个被选做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1)参照物是被假定不动的物体;(2)研究对象不能做参照物,运动和静止的物体都可以作为参照物;(3)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4)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三)运动的快慢(四)测量平均速度1.速度: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的的物理量。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时间内通过的路程。2.公式:s----路程----米m、千米km;t-----时间----秒s、小时h;v---速度---米每秒m/s、千米每小时km/h3.公式的变形:4.单位换算:1m/s=km/h5.物理意义:汽车的速度是15m/s,它表示汽车每秒钟通过的路程是m6.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是一个定值,速度的大小与路程、时间的选择无关。不能认为速度与路程成正比,速度与时间值成反比。7.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的机械运动。8.变速运动:物体运动速度改变的运动。常见的运动都是变速运动。9.平均速度:变速运动比较复杂,如果只是做粗略研究,也可以用公式来计算它的速度。这样算出来的速度叫平均速度。说到某一物体的平均速度,一定要指明是在哪段路程内的平均速度。10.比较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1)定义:不变的直线运动。(2)特点: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都相等。变速直线运动(1)定义:速度大小经常变化的直线运动。(2)特点: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并不相等。二、合作探究问题1:在我国古典小说《镜花缘》中有这样一句话:“去岁一阵大风,把我院一口井忽然吹到篱笆外去”。说这句话的人和一般不相信这句话的人各是怎样分析的?说这句话的人的依据:。一般不相信这句话的人的依据:。问题2:“十一”假期,小明一家驾车外出旅游。—路上,所学的运动学知识帮助他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1)经过某交通标志牌时,小明注意到了牌上的标示如图所示。小明想了想,马上就明白了这两个数据的含义:从交通标志牌到上桥的距离为18km,通过这段公路时汽车的行驶速度不能超过40km/h。若小明爸爸驾车通过这段路程用时30min,则汽车的速度为多少km/h?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试计算从标志牌到上桥最快需要用几分钟?(2)当汽车行至某高速公路入口处时,小明注意到这段高速公路全长180km,行驶速度要求为:最低限速60km/h,最高限速120km/h,小明看表此时正好是上午10:00,他很快算出并告诉爸爸要跑完这段路程,必须在哪一段时间

 

第一章机械运动复习导学案二
上一篇:八年级物理机械运动复习导学案    下一篇: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总结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