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物理 > 八年级上册

5.5显微镜和望远镜教案14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结构。2、过程方法: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解释具体问题,获得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认识科技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教学重点: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结构教学难点:显微镜、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的成像原理教具:课件、显微镜和望远镜教学方法:演示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你是否看过木星的照片?你是否想过,若能飞近土星环,那是—件多么令人兴奋的事!你可能想不到,1600年以前没有任何人看到过木星和土星环。直到1609年,望远镜发明后才使地球人看见了那些天体。自17世纪起,天文学家制作了高倍率的望远镜来观察遥远的太空天体。例如,三裂星云是距离地球28380万亿千米的气体和尘埃星云。光从三裂星云传播至地球需要3000年。在学习了本节后,你将发现望远镜是多么简单的一种设备。你肯定会想,为什么没有人较早地发明它!二、进行新课1.显微镜(1)讲显微镜之前,可以先复习一下放大镜。用放大镜可以看清书本上的小字等较小的物体,要想看细胞等非常小的物体,用一个放大镜就无能为力了,这样就引入了显微镜。(2)图1示意了显微镜的工作原理。要观察的样本放置在玻璃或塑料片上(称载坡片),盖上覆片。载玻片被放到显微镜的平台上,光源或平面镜从下面照亮载玻片。离载玻片非常近的物镜形成微小物体放大的实像。目镜进一步放大像。像能比物体本身大几百倍。多数显微镜有2—3个物镜,可以根据你需要的放大倍数来选择。从凸透镜成像规律知道,凸透镜能使物体成放大的实像,凸透镜又能成放大的虚像,引导学生去思考:先用一个凸透镜使物体成一放大的实像,然后再用另一个凸透镜把这个实像再一次放大,就能看清很微小的物体了,这就是显微镜的原理,如图3所示。2.望远镜(1)学过显微镜之后,学生知道子利用两个透镜的组合,可以制成显微镜,显微镜的物镜距离要观察的物体较近,使物体成一放大的实像。如果利用物镜使远处的物体成一缩小的实像,这个实像再经过目镜放大,就能看清楚较远处的物体,这就是望远镜。远处的物体很难看清是因为物体发出的光到达你眼睛时已经发散,同时,眼睛又太小以致于不能收集到足够多的光线。望远镜能将远方物体的像放大,它用透镜或面镜收集、聚焦来自远方物体的光。望远镜最擅长于收集来自太空的光线,这使天文学家能够看到单凭肉眼看不到的物体。睛又太小以致于不能收集到足够多的光线。望远镜能将远方物体的像放大,它用透镜或面镜收集、聚焦来自远方物体的光。望远镜最擅长于收集来自太空的光线,这使天文学家能够看到单凭肉眼看不到的物体。利用望远镜能看清楚远处的物体,主要是由于望远镜物镜的直径比眼睛的瞳孔要大得多,它可以收集更多的光线,使远处的物体看起来更明亮(2)望远镜有两种类型:折射式望远镜和反射式望远镜,如图4所示。折射式望远镜由两个透镜组成。这两个透镜分别放置在镜筒的两端。大的是物镜,收集来自物体的光线并聚焦形成一个实像。靠近眼睛的是目镜,目镜放大形成的像以便你能清楚地看到。通过折射式望远镜看到的像是倒立的。反射式望远镜用一个大的凹面镜收集光线,如图5所示。凹面镜收集来自远方物体的光线并聚焦形成一个实像。望远镜里面的小平面镜把像反射到目镜上。用照相机代替目镜可以拍下图像。通过反射式望远镜看到的像也是倒立的。(3)如图6、7所示,分别是伽利略望远镜和哈勃太空望远镜。(4)望远镜主要是通过物镜使远处的物体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而这个实像又在目镜中形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如图8所示。3.视角原来,我们能不能看清一个物体,它对我们的眼睛所成的“视角”的大小十分重要,如图9所示。望远镜的物镜所成的像虽然比原来的物体小,但它离我们的距离很今,再加上目镜的放大作用,视角就可以变得很大。1、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个模拟显微镜。图10左图是它的结构,右图是它的显微效果。2、把放大倍数较大(焦距较短)的凸透镜放在靠近眼镜的位置时,远处物体看上去变大了;两个放大镜位置对调以后,远处物体看上去变小了。为了使远处的物体看得更清楚,就要使物体放大,所以要用两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小结: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与体会。作业布置:丛书116页1-9题

 

5.5显微镜和望远镜教案14
上一篇:5.5显微镜和望远镜教案11    下一篇: 5.5显微镜和望远镜教案15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