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九年级上册

《醉翁亭记》表格式导学案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官桥九年制学校语文学科集体备课教案备课人:张广正张宗英时间2014-4-21导入新课三、教师点拨、合作交流课题:《醉翁亭记》学习目标:1、品读课文,感受文中的景物之美。2、领会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思想及其积极意义。3、背诵课文。二、小组合作交流展示预习学成果四、拓展延伸课文,反思交流基础知识1.加点字的注音A林壑()尤美觥()筹交错林霏()开B树林阴翳()泉香而酒洌()岩穴暝()C伛偻()提携蔚()然而深秀山肴野蔌()D晦()明变化颓()然乎其间者酿()泉为酒2.解释加线的词语。有亭翼然临于泉上名之者谁蔚然而深秀者醉翁之意不在酒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颓然乎其间者5.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6.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二、主旨探究1.表达全文主旨的一个字是什么?2.文中写出了谁“乐”?3.太守,众宾为何而“乐”?4.文中怎样写出了滁州百姓之乐?5.’滁人欢乐情状全是从太守眼中看出的。从滁州百姓之乐中,可以体会出什么内涵?有没有太守之乐在里边?伛偻提携射者中,弈者胜树林阴翳鸣声上下醒能述以文者太守谓谁(二)翻译下列句子。1.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2.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4.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三、写法探究1.提问:本文写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讨论并归纳:2.提问:本文写景上有什么特色?讨论并归纳:四、语言特色探究骈散结合“而”字运用千古传送的名句

 

《醉翁亭记》表格式导学案
上一篇:《醉翁亭记》导学提纲    下一篇: 《醉翁亭记》讲学稿(2课时)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