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七年级上册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预学卷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解读题目:“三味书屋”的“三味”是指哪三味?文章选自《朝花夕拾》这本散文集,散文集的名字又是什么意思?三味”一般认为取意为“读经味如稻粟,读史味如肴馔zhuǎn(美味佳肴)读诸子百家如醯醢xī hǎi(醋肉酱)”即三味是指“经书之味,史书之味,子书之味”。二、写作背景写1926年,鲁迅怀着对“三.一八”镇压爱国学生惨案的怒火来到厦门教,而厦门大学奉行封建教育的腐空气,令他失望。写此文,用两种生活的对比来痛斥封建教育强迫儿童读那些无用书籍,摧残儿童身心的罪恶。该文写1926年9月,作者正生活在辗转流徙,心情苦闷之中。“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原集名《旧事重提》,后改为《朝花夕拾》。为比喻,早晨的花到傍晚才捡拾,意味作者到了中年才来回忆童年、少年时期的生活。但文章用儿童的眼光和心理来写,同学们肯定感到亲切、生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这组散文是在鲁迅生活中最辗转流徙,心情最苦闷的时候,为了“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借旧时的美好事物,来排遣目前的苦闷。寻一点“闲静”,寄一些安慰而写的,可以说《朝花夕拾》是作者少年时代的一曲恋歌。  百草园,绍兴城内鲁迅家房屋后面的园子。三味书屋,在鲁迅家附近,鲁迅小时候(12岁到17岁)在这里读书。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原名树人,字豫才,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散文诗集《野草》,小说集《呐喊》、《彷徨》,杂文集《坟》、《且介亭文集》都收在《鲁迅全集》中,散文集《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整体感知:文章用百草园自由快乐的生活同三味书屋枯燥无味的生活作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自主探究:1、朗读第2自然,从下列角度思考,作者写了什么?     (1) 从句式上看 (2)从描写的范围来看(3)从描写的对象来看(4)从观察的角度来看(5)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看(6)从遣词描写来看答:(1)从句式上看: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宕开一笔为的是突出下面“单是”的内容。既然“单是”就已趣味无穷,可见园里的佳趣定然比比皆是。这是“以一概全”的写法。                 从描写的范围来看:先写整体。后写局部。 从描写的对象来看:既有植物,又有动物。从观察角度看 ①有好看的(视觉):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肥胖的蜂,轻捷的叫天子。  ②有好听的(听觉):鸣蝉在树叶里长吟,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  ③有好玩的(触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预学卷
上一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预习案    下一篇: 初一语文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学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