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七年级上册

第3单元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学案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学案学习目标:1、认识作者,了解其笔下多彩的童年生活 , 体会他在文章中表达的感情。 2、学习抓住景物特征,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对环境作具体、真切的描写的写法。3、能从多角度对文章的命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学习:1、学习抓住景物特征,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对环境作具体、真切的描写的写法。2、能从多角度对文章的命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学法:讨论分析法,朗读法导学过程知识链接: 1、作者链接:鲁迅(1881—1936),本名树人,自豫才。省绍兴市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著作有杂文、小说、散文、诗歌等,收在《鲁迅全集》里。第一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2、相关知识链接:本文写1926年,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收在《朝花夕拾》里。《朝花夕拾》共收集了十篇文章,大部分都是作者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写这些文章 时鲁迅先生已经40多岁了,这本散文集题名为《朝花夕拾》,意思是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拾取。(“朝”早晨,童年)(“夕” 晚上,成年或老年)(原名《旧事重提》)。 百草园,绍兴城内鲁迅家房屋后面的园子。三味书屋,在鲁迅家附近,鲁迅小时候(12岁到17岁)在这里读书。是鲁迅先生幼年读书的地。他12岁那年到这里上学。第二年秋后,因祖父下狱,少年鲁迅离家去绍兴农村——皇甫庄、小皋埠避难,故学业中断。1894年夏间回家,仍返三味书屋。这样一直到大约1898年往南京大师学堂学习前半年才离开,首尾竟达6年……这里的一切都保存得十分完好,仍旧如鲁迅回忆时写的那样:“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匾: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花鹿伏在古树下。”这匾和画,解放前曾散失,解放后,党派干部想尽办法才找回来。当年和鲁迅一道念书的同学,解放初还有卿、章祥耀、福林三位健在,按照这三位同学的回忆,三味书屋恢复了原来的布置。屋子里,好像是中国旧式的客厅,这在今天的青少年看来,是会感到奇特的。学生的座位一共有11个;鲁迅的座位排在北墙边,是一带抽屉的长形桌子,桌子后面放着一略嫌低些的椅子。这儿光线很暗,空气也显得潮湿。他的书桌右角,至今还刻有一个约一寸见的“早”字,刀法简朴挺直,它是鲁迅幼年手刻的一件极为贵的木刻文物。至它的来历,据说是这样的:有一天,鲁迅上学迟到了,受到塾师的责备,他就用小刀刻下了这个正正的“早”字,来督促自己。从此,他再也没有迟到过。一、自主学习案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菜畦( ) 油蛉( 

 

第3单元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学案
上一篇: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学案(2课时)    下一篇: 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学案及习题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