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七年级下册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试卷14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一、单项选择题1.有一位皇帝的统治被郭沫若先生称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这位皇帝是()A.唐太宗B.唐高宗C.武则天D.唐玄宗2.唐太宗曾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他在位期间,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保证农民的土地和生产时间,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下列属于唐太宗革新措施的是()A.创立殿试制度B.完善三省六部制C.重用宋璟D.开创科举制3.关于科举考试制度的论述,正确的是①可以选拔门第不高而有才华的人参政②加强了中央集权③增强了国家机构的活力和办事效率④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A.①②B.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4.右面是唐代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它不仅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而且是汉藏民族友好情谊的见证。它的内容能够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玄奘西行B.金城公主入藏C.文成公主入藏D.张骞出使西域5.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时间轴,图中①②③分别代表的历史事件是()/A.①建立隋朝②灭亡陈朝③开通运河B.①灭亡陈朝②建立隋朝③开通运河C.①开通运河②建立隋朝③灭亡陈朝D.①建立隋朝②开通运河③灭亡陈朝6历史课上,小明正向同学们介绍他眼中的武则天,其中正确的是()①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②她统治时期,社会经济达到前所未有的极盛时期③注重减轻人民负担,促进社会继续发展④编修《贞观氏族志》,提高士兵地位。⑤通过科举制度的进一步完善选拔普通地主中的优秀分子,扩大统治基础。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⑤D.①③⑤7..宰相魏征去世后,唐太宗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知人善用的唐太宗统治时期史称为()A.“文景之治”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D.“光武中兴”8.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如果你生活在当时,可以看到()①各种肤色的外国人在长安城内经商②农民用曲辕犁在农田里耕地③农民在长安的坊里出售农产品④筒车不分昼夜地灌溉田地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安史之乱的重要影响是()A.安史之乱使北方的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B.安史之乱后,唐朝形成了藩镇割据的政治局面C.安史之乱是大唐王朝由盛转衰的标志D.安史之乱的爆发,标志着盛极一时的大唐王朝覆灭1、隋朝末年,家住涿郡的一位商人要沿着新开通的大运河乘船去洛阳,他必须经过()A.永济渠B.江南河C.邗沟D.通济渠10.毛泽东曾说:“唐明皇(唐玄宗)不会做皇帝,前半辈会做,后半辈不会做。”说“后半辈不会做”是基于他统治后期的()A.“贞观之治”B.“开元盛世”C.安史之乱D.藩镇割据11.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孟宪实在《百家讲坛》作了“太宗即位”“魏征进谏”“以民为本”等一系列讲座。由此推知,他所讲的主题是()A.“开皇之治”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D.“康乾盛世”12.隋朝大运河是我国古代一项著名的水利工程,下列对该工程的表述正确的是()①该工程是隋炀帝下令开凿的②根本目的是为了巩固统治③该工程以洛阳为中心④它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A.②③B.①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13.郭沫若曾赋诗一首:“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诗中的“道艺”不可能包括()A.儒家思想B.建筑艺术C.佛学经典D.活字印刷14.下列有关隋唐艺术的发展成就,表述不正确的是()A.敦煌莫高窟堪称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B.隋唐时期著名的书法家是颜真卿、柳公权C.“画圣”阎立本擅长人物故事画D.隋唐时期的音乐和舞蹈吸收了西域各族和周边各国的传统乐舞15.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如果你生活在当时,可以看到()①各种肤色的外国人在长安城内经商②农民用曲辕犁在农田里耕地③农民在长安的坊里出售农产品④筒车不分昼夜地灌溉田地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二、非选择题16.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唐朝,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她有开拓创新的气魄,更有包容世界的豪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1)材料一中的唐诗描写了唐朝开元时期繁荣富庶、天下太平的盛世景象,当时的统治者是谁?这一盛世局面的出现与他采取的哪些措施有关?材料二:(2)农业工具的创新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材料二中唐朝出现的两种新农具分别叫什么?材料三: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唐·周匡物《及第谣》(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试卷14
上一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检测题四    下一篇: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三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