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七年级下册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教案18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课题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课型新授教学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等基本史实,掌握明朝对外关系的概况。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观察和分析图片及史料的能力。通过分析戚继光抗倭取得成功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以提高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通过对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等事件的学习,除可向学生进行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外,还可引导学生发现郑和与戚继光这二位历史人物的人格魅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健全的人格。教学重点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教学难点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戚继光抗倭成功的原因。一、导入新课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众说纷纭,一说宣扬大明威德,《明史·郑和传》中记载:“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一说寻找建文帝,《明史·郑和传》中记载:“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觅踪迹”;一说发展贸易缓解财政支出,有史料称郑和下西洋使“贫民致富”、“国用充足”;另有包抄帖木儿帝国、扫荡张士诚旧部、解决军事复员问题等说法。面对这么多的说法,我们该取哪一种观点呢?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一下《明朝的对外关系》。二、讲授新课(一)郑和下西洋1. 检测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2. 针对学生的回答,教师点评,并进行归纳和讲解:①时间:1405-1433年②目的: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示中国富”,同时也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③次数:先后七次④到达范围: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⑤意义:郑和的远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⑥评价: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航海家。3.自主探究面对诸多困难,郑和最终成功七下西洋的原因有哪些?(学生讨论回答,教师相应的引导、点评和归纳)①客观条件:包括当时经济发展,造船水平的高超,航海技术的掌握,指南针的应用,天文、历史知识的积累等。②主观方面,郑和本人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英勇无畏的气概,同时他还具有一定的政治经验和组织才能;另外郑和出生在回族家庭,又皈依佛教,熟悉伊斯兰教和佛教教义,西洋各国大都信仰佛教或者伊斯兰教,这也是远洋航行成功的重要条件。当然,船队中其他成员也是功不可没的。然而,最重要的是明朝前期国力的强盛。(二)戚继光抗倭1.元末明初,日本的海盗经常侵袭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他们被称为倭寇;2.明朝派戚继光抗击倭寇的进攻,戚继光是我国著名的民族英雄。3.“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1)这是戚继光的话,大意是:做官不是我的愿望,我的愿望是平定倭患。(2)戚继光的主要事迹:1561年率领“戚家军”在台州抗倭,九战九捷。后又到福建、广东一带与其他抗倭将领共同抗倭。(3)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斗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反抗外来侵略并取得胜利的斗争。那么,抗倭斗争取胜的原因是什么?反侵略的正义的战争;戚家军训练有素,纪律严明,能征善战。先明确交代抗倭的历史背景,可结合《戚家军抗倭形势图》或投影、计算机课件等,首先阐明“倭寇”的概念,再让学生搞清楚明朝中期倭患严重的原因,指导学生观看《戚家军抗倭形势图》,以对倭寇的骚扰范围之广、危害之深有一个形象的认识。教师还可以出示有关材料,启发学生思考:倭寇对我国东南沿海的骚扰造成了什么严重的后果?明确了以上几方面的问题,就为正确认识戚继光的抗倭斗争,以及更好地评价抗倭斗争的性质做好了铺垫。三、课堂小结明朝前期,我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郑和下西洋同亚非各国的经济和文化的交流频繁,属于友好往来。明朝中后期,国势日渐衰落,倭寇入侵,倭患猖獗,戚继光领导了反侵略的抗倭斗争,并取得了胜利,然而中国与外来侵略势力的矛盾却日益尖锐,表现为冲突与战争。明代对外交往特点的演变,非常直观地反映了当时处于封建社会末期的中国,在世界范围内已经落后了。四、巩固练习1.他的足迹,“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他是()A.张骞 B.郑和 C.戚继光 D.郑成功2.央视播放的《郑和下西洋》引起了观众的广泛关注,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A.宣扬国威和到西洋“取宝”B.获取经济效益C.海外移民D.殖民扩张3.“郑和这次远航共有船只六十二艘……每船可容千余人……船上有航海图、罗盘针……只要不抢掠宝船的货物,或先向郑和的舰队袭击,郑和是不使用武力的。”材料表明“郑和这次远航”的特点不包括()A.利润丰厚 B.规模较大C.技术先进 D.和平交往4.史载,郑和船队在占城时,“其买卖交易,使用七成淡金或银。中国青瓷盘碗等品……甚爱之,则将淡金换易”。这反映了郑和下西洋()A.加强了经济交流 B.发展了航海技术C.树立了明朝国威 D.促进了政治交往5.“万众一心兮,群山可撼;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这首豪迈雄壮的《凯歌》的作者应是()A.岳飞 B.郑成功 C.戚继光 D.康熙帝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项目郑和哥伦布时间1405—1433年1492—1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教案18
上一篇:第三单元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教案19    下一篇: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教学设计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