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七年级下册

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导学案及答案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明朝的对外关系【学习目标】掌握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时间、经过、意义,评价郑和下西洋。分析戚继光抗倭的背景、功绩和取胜的原因,综合评价戚继光。知道葡萄牙攫取在澳门居住权的史实。通过学习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知道中华民族爱好和平,但是面对侵略也会坚决反击,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和利益。【知识梳理】知识点一:郑和下西洋1.背景15世纪初,明朝,,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强国。2.第一次下西洋时在位皇帝:。3.目的提高,“示中国富强”,同也。4.概况(1)时间:年(2)次数:次(3)船载物品及用途:郑和所率的船队,满载着中国的优质、精美、上等和漆器等各类物品,以及大量的金银货币。这些物品有的是用于,展现大国风度,发展相互之间的友好关系;有的是用于,互通有无,互补互利。(4)到达国家和地区:郑和的船队先后到达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5)主要活动方式:访问,赠送物品,表达通好的意愿,同时与。船队回国时,一些国家还派出使者随船队来到中国。5.历史意义(1)地位:郑和的远航,,,堪称。(2)影响:①增进了。②开创了,为。知识点二:戚继光抗倭1.戚继光抗倭的背景(1)“倭寇”:中国古代称为倭国。,日本的一些和组成,到进行和,被时人称为“”。(2)倭患严重①时间:。②原因:日本国内;明朝,。③表现:倭寇与等勾结,对,他们杀居民,劫财货,无恶不作,沿海各地。2.戚继光抗倭(1)地点:。(2)功绩/经过①临危受命:南下浙江抗倭,多次击退倭寇的侵犯。②为了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彻底打败倭寇,组建“”。③台州九战九捷:a.背景:1561年,倭寇大举侵犯。b.战绩:戚继光率军在,歼灭倭寇10000多人,烧毁倭船无数。c.结果:平定了的倭患。④进军地区,先后消灭了两地的倭寇,基本解除了东南沿海的倭患。(3)评价: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知识点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1.背景:从开始,一些,相继来到我国,进行。2.概况:,攫取了在我国的居住权。【探究思考】1.在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有一些地名、庙宇是以“三宝”命名的,如泰国有“三宝塔寺”“三宝城”,马来西亚有“三宝镇”,马六甲有“三宝庙”,爪哇有“三宝庙”“三宝井”“三宝洞”,新加坡有“三宝山”。想一想:为什么用“三宝”命名呢?其中含有怎样的历史信息?2.我们应该如何评价郑和下西洋?(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3.戚继光不仅是著名的军事家,还是一位诗人,他的诗文集《止止堂集》中有200多篇诗作。下面是其中的一些诗句:“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一片丹心风浪里,心怀击楫敢忘忧!”“遥知百国微茫外,未敢忘危负岁华”“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说一说:这些诗句抒发了戚继光怎样的情怀和抱负?4.结合戚继光抗倭的史实,分析取得胜利的原因。5.如何评价郑和和戚继光两位人物,请分别用一句话评价他们。他们有哪些优秀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课后练习】1.明朝前期,我国是世界上强盛的国家。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明政府采取的措施是()A.派鉴真东渡日本B.玄奘西行C.派张骞通西域D.派郑和出使西洋2.戚继光赋诗明志:“遥知百国(指日本)微茫外,未敢忘危负岁华。”诗中的“危”是指()A.东北地区遭到入侵B.台湾被殖民者强占C.新疆地区遭受侵略D.东南沿海倭患严重3.1553年,攫取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的是()A.荷兰殖民者B.西班牙殖民者C.英国殖民者D.葡萄牙殖民者4.郑和时代的中国,则是真正承担了一个文明大国的责任;强大却不称霸,播仁爱于友邦,宣诏颁赏,厚往薄来。从材料中不能解读出的信息是郑和下西洋()A.为明王朝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B.彰显明朝国力强盛C.加强了中国同海外各国的友好关系D.传播了和平和友谊5.连环画伴随着很多人度过童年,是人们了解历史、吸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与下面的连环画封面中的人物有关的事迹是()A.反击匈奴B.大败金军C.荡平倭寇D.抗击荷兰6.“以和为贵”“和平交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中国古代对外交往中体现这一优良传统的有()①丝绸之路②鉴真东渡③郑和下西洋④戚继光抗倭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导学案及答案
上一篇: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学案(无答案)    下一篇: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历史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思维导图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