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音版音乐 > 八年级下册

A大调(鳟鱼)钢琴五重奏 教学设计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一.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能够对浪漫主义音乐产生兴趣,愿意了解与其相关的音乐文化。通过学唱和聆听音乐,能够感受、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及风格特点。结合欣赏音乐作品,初步了解变奏曲式、变奏手法等相关音乐知识。二.学情分析《A大调(鳟鱼)钢琴五重奏》第四乐章,是舒伯特继歌曲《鳟鱼》问世两年后创作的一部室内乐作品。在这部作品里面舒伯特运用了乐器的音色特点和多种变奏手法,将故事的情节进行了深入的刻画和描述。本节课面对的是八年级的学生。这些孩子处于敏感、害羞的青春期,不愿意过多的表现自己的想法。所以在本节课中,我以鳟鱼身上发生的故事为线索,预设了很多的聆听和讨论,通过不断的聆听,不停的讨论和一步一步的总结,最后归置到变奏曲式。从而达到理解和记忆。三.重点难点1.通过学唱和聆听音乐,能够感受、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及风格特点。2.通过听辨各种乐器和交流讨论来感受音乐形象的不同。3.通过学习能够独立创作简单的变奏曲作品。四.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璀璨的音乐历史师:在璀璨的音乐历史中,有无数位音乐家留下动人的旋律,大家熟悉的音乐家有德国音乐家贝多芬、奥地利音乐家莫扎特、波兰音乐家肖邦等,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的音乐家是——奥地利音乐家舒伯特。活动2【讲授】音乐家介绍舒伯特:奥地利作曲家,欧洲浪漫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在短短几十年的创作生涯中,他写了大量的音乐作品,他创作的歌曲不仅数量多,而且极具艺术性,许多歌曲都成为广泛流传的民歌,因而被人们称为“歌曲之王”。师:接下来我们就来一睹“歌曲之王”的风采,请欣赏歌曲《鳟鱼》。活动3【活动】新课学习聆听歌曲《鳟鱼》师:请问,歌曲中有哪些角色出现?各有什么特点?鳟鱼水我渔夫想一想:你会用哪些乐器来表现这些角色?为什么?师:同学们的想法都非常好,每种乐器的表现力都是独特的,当你使用不同的创作手法就能得到不同的音乐形象,你会发现,音乐创作的乐趣是无穷无尽的。视唱旋律师:这么好听的主题我们当然要唱一唱。师:继歌曲《鳟鱼》问世两年后舒伯特创作了一部室内乐作品《A大调(鳟鱼)钢琴五重奏》。全曲共分为五个乐章。因其中第四乐章用歌曲《鳟鱼》的音乐主题写成,固又称其为《鳟鱼钢琴五重奏》。接下来我们一起欣赏,音乐家舒伯特用哪些乐器来表现这些角色的。分段欣赏《鳟鱼钢琴五重奏》师:乐曲的篇幅很长,由于时间的关系,老师挑选了几段很有特点的乐段供大家分析。主题乐段讨论:你听到了哪些乐器?主奏乐器小提琴的音色怎样?描述了怎样的场景?变奏一讨论:①有什么乐器加入?导入知识点:室内乐。②你能找到这一乐段与前面乐段的不同吗?变奏三讨论:这一乐段的变化如何?情绪怎样?活动:你认为音乐将怎样发展?(速度、力度、旋律、情绪等方面)变奏四讨论:音乐的发展与你的预测一样吗?你能说一说这一乐段与主题乐段的变化吗?师小结:有的同学发现音乐的色彩变化了,比主题乐段暗淡了,旋律由原来的D大调转为d小调(钢琴示范,让学生感受音乐调性色彩),节奏型也改成了一连串的六连音(钢琴示范),使得音乐发生了更加剧烈的碰撞,我们仿佛看到小鳟鱼在勇敢的挣扎,在痛苦的颤抖……此刻,我们不敢想象等待鳟鱼的命运了,可是,音乐还在继续。变奏五讨论:鳟鱼命运如何?小结:这里主题旋律由大提琴奏出,速度缓慢,音乐充满了惋惜和叹息,表现出“我”对小鳟鱼不幸的遭遇深深的同情。6、变奏曲式师:故事讲完了,现在我们再回头看看音乐的段落。引出“变奏曲式”。总结:在这首乐曲中,主题旋律出现了七次,第一乐段是音乐的主题,之后的每次出现都是变化的,速度、力度、节奏、音色、旋律等等,这种围绕主题变化创作的手法被称为变奏,乐曲被称为变奏曲。师:今天我们学到了作曲家的很多种变奏方式,学以致用,接下来我们也来试试吧!活动4【练习】拓展活动师:歌曲《小星星》的旋律大家都很熟悉,我们也来写首变奏曲。2/411|55|66|5-||听一听“音乐神童”莫扎特如何将《小星星》变奏。你发现音乐家用了哪些变奏手法?活动5【作业】课后拓展对变奏曲式感兴趣的同学,可课后尝试自己创作,享受音乐创作带来的乐趣。

 

A大调(鳟鱼)钢琴五重奏 教学设计
上一篇:A大调(鳟鱼)教学设计    下一篇: A大调(鳟鱼)钢琴五重奏(第四乐章)PPT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