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 > 七年级上册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生命可以永恒吗习题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一、选择题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阅读以上诗句,你会感悟到()①生命世界的神奇②生命具有独特性③大自然生命多姿多彩④生命既顽强又脆弱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2.2019年8月9日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杭州51岁的外卖骑手陆继春在送餐途中发生意外,导致脑死亡。他父母去世、没有妻儿,只和3个外甥一起在杭州送外卖。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亲戚们做了一个艰难决定,捐出他所有“能救人的器官”。下列观点不符合题意的是()A、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对社会的贡献B、生命有接续C、生命是独特的,每个人的生命都不可替代D、在生命的接续中,人类的精神也在不断传承3.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说明了()A、生命是不可逆的B、生命是短暂的C、生命是独特的D、生命是永恒的4.小明的叔叔突发疾病,不幸离世,小明一家决定捐献其器官,当地红十字会启动人体器官捐献程序,小明叔叔的心脏、两个肾脏和两个眼角膜,在术后被即刻送往医院,四名重症患者将延续生命,两名眼疾患者将重见光明。由此可见小明及家人的生命观是()A、惧怕死亡,追求生命的永恒B、珍爱生命,用器官换取荣誉C、漠视生命,不爱惜自己身体D、尊重生命,延伸生命的价值201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是一部奋斗史诗,是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接续奋斗的历史。关于生命的接续的观点正确的是()①一代代个体生命实现了人类生命的接续②生命的接续只体现在身体上③精神上的继承也是一种生命接续④生命接续也体现在社会关系中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6.世界上没有两个人是一模一样的,即使是双胞胎兄弟姐妹,也会有区别。人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这说明()A、生命来之不易B、生命是独特的C、生命是不可逆的D、生命是短暂的7.十月怀胎对母亲来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孕育生命的过程中,会出现流产、早产、胎儿畸形等不确定因素。为了新生命的健康诞生,母亲心甘情愿地付出心血,即使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上述材料表明()①生命来之不易②生命是属于我们自己的幸运③生命是短暂的④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8.生命是一个严肃的课题:下列对生命的认识正确的是()①每种生命都有存在的价值②人类是大自然的主宰者③自己与他人的生命休戚与共④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又是坚强的、有力的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9.下列反映生命的特点有()①人生不售来回票,一旦动身,绝不能复还②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己③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④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10.死亡意味着有限的年华、不可预知的终结,会让人感到担忧、恐惧甚至绝望。可是,当我站在死亡的角度重新审视现在的生命,我发现本来习以为常的、不起眼的东西变得珍贵和美好起来。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①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归宿②我们应该从容面对生命的不可预知,更加热爱生命③死亡让我们感激生命的获得④我们应该认真对待生命的每一天,让每天过得充实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②③④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1.某校七年级(5)班的同学在学习了“生命可以永恒吗”一课时后,决定出一期主题板报,请你帮助该班同学完成下面板块的内容。(1)【对生命的认识】如何理解“生命有时尽”?(至少4点)(2)【生命与死亡】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死亡?(3)【接续生命我努力】我们应如何为人类生命的接续尽一份力?第八课探问生命《生命可以永恒吗》练习题答案1-5:DCCDA6-10:BABAD11.(1)①生命来之不易。在地球上,千姿百态的生命竞相展现自己的活力,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每个人的生命是在无数的偶然性中产生的,在这一点上我们是幸运的。③生命是不可逆的。从婴孩成长为儿童,又从儿童成长为少年,生命的时光一去不复返。④生命也是短暂的。在时间的长河中,个人的生命很短暂,“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2)我们每个人都无法抗拒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归宿,它让我们感激生命的获得。我们要从容面对生命的不可预知,更加热爱生命,热爱生活,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奋斗和奉献之中。(3)①珍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学会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②找到自己生命的位置,努力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担当起在精神上不断继承和创造人类文明成果的责任。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生命可以永恒吗习题
上一篇: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生命可以永恒吗》练习题    下一篇: 8.1生命可以永恒吗课件14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