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 > 八年级上册

预防犯罪课件30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未成年人犯罪比例2018年6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未成年人权益司法保护和犯罪特点司法数据分析报告》。报告显示,初中生成为未成年人犯罪高发群体。2016年至2017年,全国法院新收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被告人以初中生为主,占比为68.08%,是犯罪预防的主体人群。被告人年龄主要集中在16周岁和17周岁,17周岁未成年人涉案占比五成以上,16周岁未成年人涉案占比1/3以上,是犯罪预防的主要年龄段。这对我们有什么警示?预防犯罪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学习任务1.了解刑法的作用2.了解犯罪含义与基本特征以及后果3.了解刑罚的含义与种类4.学习如何预防犯罪?你可知道吗?②这些行为会受到哪部法律的制裁呢?①知道有哪些犯罪行为吗?《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如:故意杀人、贩卖毒品、抢劫、殴打人致其重伤等等③那么国家为什么要颁布制定这一部法律呢?了解罪与罚“”作用: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1、刑法的作用及内容。内容:它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处什么样的刑罚。相关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三条规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根据刑法规定,犯罪是①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②触犯了刑法,③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含义2、犯罪的含义及特征。”“应受刑罚处罚性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犯罪最本质的特征犯罪的法律标志必然法律后果三个基本特征的关系:相互联系、不可分割,他们共同构成了区分罪与非罪的标准。材料分析2018年2月9日,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在本院第二法庭公开宣判被告人莫焕晶放火、盗窃一案,以放火罪判处被告人莫焕晶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以盗窃罪判处其有期徒刑五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二罪并罚,决定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1、莫焕晶的行为属于什么性质的违法行为?说说你的判断依据。属于犯罪行为。依据:莫焕晶的放火、盗窃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处罚性。犯罪的法律后果是刑罚。“”分类: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刑罚分为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和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两大类。含义:刑罚又称为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益为主要内容。3、刑罚的含义及分类。主刑只能单独使用附加刑可以独立适用又可以附加适用刑罚相关链接驱逐出境主刑主要是为了限制犯罪分子的自由材料分析2018年2月9日,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在本院第二法庭公开宣判被告人莫焕晶放火、盗窃一案,以放火罪判处被告人莫焕晶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以盗窃罪判处其有期徒刑五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二罪并罚,决定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2、莫焕晶所受的处罚中属于主刑,属于附加刑。有期徒刑、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和罚金考考你“刑法”与“刑罚”相同吗?刑法,刑法明确了规定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刑罚,又叫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审判机关对犯罪分子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益为主要内容。拘留与拘役;罚款与罚金的区别:辨一辨拘留,罚款适用于行政违法行为。拘役、罚金适用于犯罪行为。加强自我防范名言警句1.小时偷针,大时偷金。2.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3.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4.一失足成千古恨,贪小便宜吃大亏。5.近朱者赤,近墨者黑。6.守法朝朝乐,违法日日愁。防微杜渐,预防犯罪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15岁中学生陈某,原本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自从结识了一些社会上一群游手好闲的“朋友”,他逐渐无心学习,经常旷课。开始他还有些自责,觉得对不起父母和老师,后来便放纵自己,并因偷东西、打骂同学等受到学校处分。但他并没有吸取教训,反而经常偷窃财物等,因此被公安机关拘留。但他仍不思悔改,为搞到钱去网吧玩游戏,他和另外两个“朋友”竟拦路抢劫,在短短几天内多次作案,最终因犯抢劫罪被判刑。陈某是怎样走上犯罪道路的?探究与分享交损友旷课偷东西、打骂同学偷窃财物拦路抢劫被判刑分析:陈某是怎样走上犯罪道路的?给我们什么启示?交损友旷课偷东西、打骂同学偷窃财物拦路抢劫被判刑分析:陈某是怎样走上犯罪道路的?给我们什么启示?一个人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往往有一个演变的过程。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犯罪是

 

预防犯罪课件30
上一篇:预防犯罪课件29    下一篇: 预防犯罪课件33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