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 > 八年级上册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预防犯罪教案19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课题名称预防犯罪难点名称犯罪的特征难点分析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明确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需要学生正确掌握三种违法行为的判断标准,在民事危害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严重违法行为的对比中归纳概括犯罪行为的三个特征,其中知识基础的掌握、归纳概括能力对八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明确犯罪行为的三个特征在,需要学生与生活中(新闻中)的典型案例相结合进行理解,但目前阶段中学生的法律基础几乎为零,对社会热点、法律热点新闻事件关注较少,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难点教学方法1.通过行为判断,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之间的区别,引导学生强化对犯罪行为“对社会的危害性、违反的法律、承担的法律责任”三个区别的认知与记忆。2.通过材料对比和问题设疑,明确犯罪行为与行政违法行为在社会危害性、违法法律条款与所受处罚三个方面的区别,从而总结出犯罪行为的三个特点。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导入案例导入——“请你来做小法官”回顾第一框《法不可违》一课的重点知识,即一般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与刑事违法行为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以知识为线索,引导学生判断“打架违法吗?可能属于何种违法行为,说出你的一句”知识讲解(难点突破)学生依据自己所学知识,判断“打架可能属于何种违法行为?”教师展示相关法律条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教师引导:前者属于行政违法行为,而后者属于行为违法行为,即犯罪行为,那么对比两则法律条文,你能不能总结出犯罪区别于行政违法行为的特征呢?学生:观察对比找出不同点,自行组织答案。教师总结:/犯罪行为的特征:严重社会危害性——最本质特征刑事违法性——犯罪的法律标志应受刑罚处罚性——犯罪的严重社会危害性和刑事违法性的必然法律后果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它们共同构成了区分罪与非罪的标准。课堂练习(难点巩固)难点巩固:1、犯罪历来是国家法律打击的重点,犯罪分子终究要受到严厉的刑罚处罚。犯罪的基本特征有()①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②犯罪是一种触犯刑法的行为③犯罪是一种触犯民事法律法规的行为④犯罪是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参考答案】B难点突破:2、2017年1月24日,山东省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被告人庞某、孙某非法经营疫苗案开庭审判,认定被告人庞某等人犯非法经营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并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庞某等人的行为()A.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应受到刑罚处罚B.违法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C.只是不道德的行为,应该受到舆论的谴责D.是行政违法行为,应受到行政制裁【参考答案】A小结犯罪行为的定义:犯罪行为是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犯罪行为的特征:严重社会危害性(最本质特征)、刑事违法性(犯罪的法律标志)、应受刑罚处罚性(犯罪的严重社会危害性和刑事违法性的必然法律后果),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它们共同构成了区分罪与非罪的标准。/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预防犯罪教案19
上一篇: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预防犯罪教学设计17    下一篇: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预防犯罪教案八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