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 >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道德与法治试卷六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一、选择题(48分)1、下列学生的做法中有利于培养亲社会行为的有()①丽丽周末参加社区组织的爱心义卖捐款活动②乐乐每天晚上和家人一起观看新闻联播③红红发现了一本好的课外书,在班级群里分享④芳芳请假去参加偶像歌星的粉丝见面会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2、下列诗句中与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不符的是()A.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B.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C.读万卷书,行万里路D.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3、小明在每个周末都要到社区孤寡老人家里,帮助他们做一些家务,例如买菜,洗衣服等,解决了他们的很多困难。小明这样做()①有利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②可以塑造健康的人格③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④可以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4、“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这句谚语体现了()A.每个人都有三个好朋友 B.人总是不能脱离他的人际关系C.只要你是好人就会有朋友帮你 D.人是无法独立完成任务的5.“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说明()A.我们要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B.我们要关心社会发展,关注国家大事C.我们要服务社会,奉献社会D.我们要掌握天气变化,做好应对准备6、2019年4月9日,习近平主席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叮嘱身边的少先队员“从小养成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发扬中华民族爱树植树护树好传统。”对于青少年参加植树活动认识正确的是()A.不务正业,浪费学习的时间 B.服务社会,亲社会行为的表现 C.履行了奉献社会的法定义务 D.为了获得他人的肯定和赞赏7、“一个人若不和其他人一起组成社会,则无法获得精神、道德、物质上的生存。”这说明()A.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不同的社会关系有不同的身份B.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个人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社会的发展C.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D.只要积极关心融入社会,每个人一定会得到健康成长和充分发展8、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一句非常有趣而又深刻的话:“一个人要想离开社会而生存,那真像人拔着自己的头发想离开地球一样不可能。”鲁迅的话告诉我们()①个人不能离开社会而独立存在②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密不可分③个人的生产劳动推动着社会的发展④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提供的各种条件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9、以下行为属于正确使用网络的是()A.大二女生李某用自己身份证和私人照做抵押,从网贷公司贷款5000元B.高中生张某应一名未见过面的网友所约,赴郊外商议购买野战游戏装备C.王某受到来历不明的宣扬暴恐视频邮件后即向网络监管部门举报D.孙某看到一则有关即将发生地震的消息后随手分享到微信朋友圈10、在家,我们是儿女;在学校,我们是学生;在社区,我们是居民。这说明()A.我们的身份不同,享受的权利B.不同的身份,承担不同的责任C.不同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来确定的D.我们的身份不同,履行的义务不同11、网络无限,自由有界,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符合要求的是()①不制造和传播谣言②不泄漏他人隐私③不恶意攻击他人④不侮辱他人人格,不利用网络进行诈骗活动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2、这幅漫画启示我们()A.网络无限,自由无界B.网络暗藏风险,应该避而远之C.要提高媒介素养,自觉抵制网络不良信息,恪守道德、遵守法律D.网络让我们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快捷13、网络谣言的传播污染了网络环境,扰乱了社会秩序。面对网络谣言青少年应该()A.表示充分理解,这是在所难免的B.拒绝上网,阻断谣言传播C.不传谣不信谣,让谣言止于智者D.浏览并转发谣言14、下列选项对应的社会关系,正确的是()A.远方表姑——地缘关系B.每天上学遇到的公交车司机——业缘关系C.工友,校友——业缘关系D.我的老板”——血缘关系15、当下网络中流行的“抖音”、“快手”、“火山小视频”……丰富我们日常生活的同时,也有些低俗的、不道德的、违法的行为时有发生。启示青少年在网络生活中应该()①提高辨别觉察能力,抗诱惑能力②使用网络传递正能量③远离网络,对网络说“不”④躲开家长和老师上网A.②③ B.③④ C.①② D.①④16、“来,给李克强总理留言吧!从即日起至全国‘两会’期间,中国政府网联合多家网络媒体,向网民征集建言活动。”对这一活动,你的看法有()

 

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道德与法治试卷六
上一篇: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德与法治试题五    下一篇: 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道德与法治试卷(无答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