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八年级上册

第22课《孟子》三章复习资料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孟子》三章1.《孟子》是记录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长于言辞,其文气势磅礴,论证严密,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对后来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四书”。本课所选的三章分别出自《公孙丑下》《滕文公下》和《告天下》。2.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鲁国邹人(今山东邹县东南部人),距离孔子的故乡曲阜不远。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并将其发展成为“仁政”思想,被称为“亚圣”,与孔子合称为“孔孟”。他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主张施行仁政统一天下,最早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主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①选自《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版)。本课所选的三章分别出自《公孙丑下》《滕文公下》和《告子下》。题目是编者加的。②〔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③〔环〕围。④〔池〕护城河。⑤〔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兵器。革,皮革制成的甲、胄、盾之类。⑥〔委而去之〕意思是弃城而逃。委,放弃。去,离开。⑦〔域民不以封疆之界〕意思是,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⑧〔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⑨〔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⑩〔得道〕指能够施行治国的正道,即行仁政。〔至〕极点。〔亲戚〕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畔〕同“叛”,背叛。〔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君子,这里指能行仁政的君主,即上文所说的“得道者”中心:强调了战争中“人和”的重要性,提出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观点。【练习】1.解释加点字词地利不如人和()()七里之郭()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委而去之()()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域民不衣封疆之界()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环而攻之()2.翻译句子:(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戈之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5)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答案】1.(1)地利:指有利于作战的地形。人和:得人心,上下团结(2)郭:指外城墙(3)是:这,这是(4)城:指内城墙。池:护城河。(5)委:抛弃。去:离开(6)固:巩固(7)域:限制(8)顺:服从(9)畔:同“叛”,背叛(10)威:建立威信。兵:武器(11)环:包围2.(1)施行仁政,得到民心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多;施行暴政,失去民心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少。(2)不能用划定的边疆界限来限制人民(定居而不迁走),不能凭借山河的险要来巩固国防,不能凭借武器的锐利和盔甲的坚固来建立威信。(3)缺少帮助达到极点,(连)亲属(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极点,全天下的人都会顺从他。(4)得到适宜作战的时令、气候不如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地形(重要),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地形(又)不如得人心、上下团结(重要)。(5)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得道的君子要么不战,若战,就一定会获得胜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1.本文选自《》一书,孟子是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2分)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三里”和“七里”都极言防守地域之大,以致难以攻破,所以说“天时不如地利”。B、“君子”就是文中所说的“得道者”。C、“得道者多助”的“道”在文中指“仁政”。D、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答案】1.《孟子》儒家2.(施行仁政)得到民心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多;(施行暴

 

第22课《孟子》三章复习资料
上一篇:孟子三章——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说课稿    下一篇: 部编语文八年级上册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知识点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