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八年级上册

课外古诗词诵读《如梦令》课件五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婉约易安渔家傲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 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 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 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 蓬舟吹取三山去。回顾宋词流派豪放派:气势豪放,笔力雄健,意境雄浑,多写豪情壮志。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婉约派:语言婉约、清丽,情感表达婉转细腻,多写离愁别绪。以柳永、李清照为代表。走近李清照—《如梦令》两首解题如梦令,词牌名。词牌,是填词用的曲调名。一种词牌代表一支曲子。词,又称长短句,是配合乐曲填写的歌诗。??她是婉约派词宗代表第一位女词人“千古第一才女”词坛“女汉子”“千古词后”她的词“无一首不工”,活泼灵动,语言清丽,擅长白描,多用叠词,善用口语,被称为“易安体”。 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正音:兴藕鸥鹭初读:读准字音xìngǒuōulù初读:读准字音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正音:骤瘦zhòushòu再读:读出节奏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三读:品读意境品读三步:绘景(写了什么?)析境(怎么写的?)悟情(表达了什么?)品读第一首《如梦令-常记》整体感知,思考:读读这首《如梦令》,同学们眼前浮现了怎样的画面?(结合注释解读画面)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沉醉:大醉。兴尽:兴致尽了。归路:回家的路。藕花:荷花。争渡:奋力划船渡过。滩:河滩。绘景常常记得出游溪亭,一玩就玩到日暮时分,深深地沉醉,忘记了归路。一直玩到兴尽,回舟返途,却迷路误入了藕花的深处,怎样才能划出去,船儿争着(怎么)渡,争着(怎么)渡,惊起了一滩的鸥鹭。溪亭晚归图析境这首词写的是什么季节?什么时间发生的事?从哪几个词可以看出?夏季黄昏藕花日暮哪个词说明词人是在回忆往事?词人剪辑了三组画面,是哪三组画面?常记溪亭晚归、误入荷塘、惊飞鸥鹭悟情这首小令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情?你从哪些词语中可以感受到词人要表达的这种情感?欢乐沉醉爱自然爱生活爱美好小结“常记”“常记”用词简练,词人只选取了郊游的三个小片断,全诗见景不见人,却能巧妙地移情于景,稍加点染,就写出了一次难忘的郊游,词人青春年少时的活泼可爱、欢乐无忧的情态跃然纸上。这首诗不事雕琢,却自有一种天然之趣。 自主品读第二首(按前面所讲三步方法)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绘景这首小令是“天下称奇”的不朽名篇,词中写了什么人?描写了哪些景?又引发了一次怎样的对话?情景再现昨天夜里雨点稀疏,风却吹得强劲,李清照心绪如潮,不得入睡,只有借酒消愁。酣睡一夜醒来,依然觉得还有一点酒意没有消尽。但昨夜对花的牵挂还记在心上,于是试探着问正在卷帘的侍女,“海棠花怎么样了?”侍女看了看,笑回道:“还不错,一夜风雨,海棠一点儿没变!”李清照听了,嗔叹道:“知道吗?知道吗?应该是绿叶繁茂了,红花凋零了。”析境昨晚饮酒浓睡,但清晨酒醒后,词人关心的第一件事是什么?(请用词中原句回答)试问卷帘人析境词人怎么不自己去看看,却问卷帘人?“试问”的“试”字写出了她怎样的心理?“应是绿肥红瘦”“应是”暗含了李清照怎样复杂的心理?悟情悟情“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你怎么理解“绿肥红瘦”?小结“昨夜”“昨夜”小令短短六句,写得曲折委婉,极有层次。着力刻画了心理,词人因惜花而痛饮,因情知花谢却又抱一丝侥幸心理而“试问”,因不信“卷帘人”的回答而再次反问,层层转折,步步深入,将惜花叹花之情表现得摇曳多姿。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惜春叹春一曲才女叹词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难忘欢乐一首少女欢歌对比赏读四读:读出情感两首《如梦令》感情基调

 

课外古诗词诵读《如梦令》课件五
上一篇:课外古诗词诵读《如梦令》课件二    下一篇: 课外古诗词诵读《浣溪沙》课件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