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七年级上册

第8课百家争鸣课件23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神奇的北纬30度,神奇的“轴心时代”公元前600至前300年间,至今影响全世界的几位思想家相继出现在了北纬30度上下,人们把这一时期称作“轴心时代”为什么天才总是成群而来?第8课百家争鸣百家争鸣“百家”:泛指数量多;“争鸣”:指争论和辩难;“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的不同学派针对当时社会上和学术上的各种问题,争相发表不同的见解,呈现出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概念呈现时代背景生产力的提高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史记》——社会大动荡——社会大变革旧有制度逐步消亡新的社会制度正在形成战国时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社会大发展——士的崛起不同阶层间掌握文化知识的人01老子上善若水道法自然春秋末期,用“子”来尊称著名的学者和老师。思想观点政治主张著作及地位老子,姓李名耳,春秋后期楚国人。无为而治《道德经》(道家的经典)道家学派创始人顺应自然;认为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老子的理想社会是小国寡民的清净状态,人们满足于质朴的风俗和生活。——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要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难——长——高——强——前——生——易短矮弱后死“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世间的事物都有其对立面老子“满齿不存,舌头犹在”大道无形,道在口中。“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其余垒上;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量的不断积累可以引发事物质的变化2019年9月28日,2570年前一位智者出生,在今后两千多年的时间里,他对中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还在继续。他的名子叫孔丘,人们一般称他为孔子。有考证认为,孔子诞生于周灵王二十一年八月廿七,依西历为公元前551年9月28日。《论语》是由孔子弟子整理汇编的经典语论。02孔子和儒家学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前551前479(73岁)15岁37—50岁51岁55—68岁68岁人物小传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被后世尊称为“圣人”。悲苦的少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一生失意的政治家治学严谨的教育家核心思想仁何为“仁”?所谓仁,就是自己要立足,也让别人立足;自己要通达,也让别人通达。仁:爱心,同理心樊迟问仁,子曰“爱人”仲弓问仁,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张问仁,子曰“恭、宽、信、敏、惠”“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统治者应体恤民意,爱惜民力,社会就和谐。孔子像治国方略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礼记·檀弓下》。反对苛政,统治者要实行德政,使人民信服,社会才会稳定。为政以德政治主张“景公问政孔子,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景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岂得而食诸!’”——《史记》以礼治国,恢复周礼来维系社会秩序。齐景公问政。孔子说:“君象君、臣象臣、父象父、子象子。”齐景公说:“说得好极了!如果君不象君、臣不象臣、父不象父、子不象子,即使粮食再多,我能吃到吗?”通过孔子的论述,你认为孔子推崇何种制度?西周的礼制,加强道德规范的约束。在春秋争霸的背景下,你觉得孔子的政治理想能实现吗?材料研读材料: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你认为孔子提倡“为政以德”“道之以德”有什么积极的意义?“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爱护百姓,体现出民本思想,有利于改善民生;道德教化思想,有利于社会风化,弘扬正气。这些对今天提倡的以德治国、建设和谐社会有借鉴意义。教育理念"学在官府"变为"学在民间"观察图片,说明春秋时期的教育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孔子创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促进了教育的发展阅读课文,总结孔子在教育教学中有哪些理念?有教无类注重道德教育因材施教——教学原则温故而知新——学习方法贵族子弟:蒙德子司马牛穷苦子弟:子路颜回家境富裕:子贡冉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习态度03百家争鸣——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自由争辩发表见解???取长补短,相互融合百家争鸣百家争鸣是指春秋和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墨家儒家道家法家墨子庄子韩非战国时期的代表学说兼爱、非攻、节俭、贤人治国顺应自然和民心,追求精神自由,人格独立提倡法治,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墨子》《孟子》《庄子》《韩非子》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按自然规律办事荀子孟子《荀子》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反对非正义战争兵家孙武奠定了我国古代军事理论的基础《孙子兵法》难点解析孔子讲“仁爱”,墨子主张“兼爱”,二

 

第8课百家争鸣课件23
上一篇: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课件17    下一篇: 第8课百家争鸣课件30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