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七年级上册

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学案(无答案)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一、学习目标1.能说出张骞出使西域的基本史实。2.能标出陆上丝绸之路的路线和海上丝绸之路;阅读材料并分析丝绸之路开通的意义。3.能说出西域都护设立的史实及意义。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难点:丝绸之路开通的意义一、张骞通西域1.结合课文与图片,说出西域的大致位置和范围。西域的概念:汉代人把今天甘肃、以西,即现在和更远的广大地区称作西域。2.背景:西汉初的西域,受到的控制和奴役。匈奴从西域向中原发动进攻,使汉王朝十分被动。认识到西域的重要性,决定招募使者出使西域,联络________夹击匈奴。3.经过:(1)比较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时间、和结果是什么?目的时间结果第一次公元前138年第二次公元前119年结合课本68页,说说张骞这一路西去会碰到哪些困难呢?“他是一个冒险家,又是一个天才的外交家,同时又是一员战将,真可谓中国历史上出类拔萃之人物也。”——(史学家)翦伯赞你觉得张骞身上哪些品质最打动你?“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汉书.张骞传》空,同孔,凿空,即凿孔。这是形象化的说法。张骞第一次开辟出中原通往西域的道路,中原王朝和西域各国有了第一次友好往来,所以称为“凿空”。4.影响:(把关键句子画出)材料一:张骞通西域后,西汉皇朝和西域各国的联系逐渐密切起来。汉武帝每年派往西域的使者,多则十几次少则五六次,每次多达百余人甚至数百人。——《大国崛起:把握中国四大王朝的历史脉象》材料二:没有张骞出使西域,就不会有丝绸之路的开辟。没有丝绸之路的开辟,也就不会有汉朝和西域以及和欧洲文化的交流,所以,通西域的意义十分重大。——张岂之(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二、对西域的管理西域都护设置的时间、职能、意义。(2)东汉对西域的管理:班超、班勇出使西域甘英出使大秦三、丝绸之路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中西交往的通道。后来汉朝在通往中亚、西亚的路线上修道路、设驿站、筑长城,为来往使团、商旅提供食宿、交通和安全保护,形成贯穿东西的交通要线。1877年,德国人李希霍芬在其著作《中国》一书中,把“从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间,中国与中亚、中国与印度间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这条西域交通道路”命名为“丝绸之路”。1.陆上“丝绸之路”小组学习分享:如果你是汉朝商人,你会选择哪些物品,哪条路线到达西域?又会从西域带回哪些物品,走哪条路线回来?(1)路线:长安————————--—-----------/(2)通过丝绸之路,汉朝的________、漆器等物品,以及开渠、________、__/______等技术传到西域;西域的、香料、、宝石等,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苜蓿等植物,以至多种乐器和等传入中国。(请同学们试着将这些物品分类/)经济上:中国运往西方:丝绸、瓷器、茶叶……西方运往中国:香料、琉璃、胡椒……文化上:中国运往西方:造纸术、印刷术、火药……西方运往中国: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3)丝绸之路意义:材料一/材料二/海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路线一:从山东沿岸出发穿过,可到达、。“海上丝绸之路”路线二:从__________港口出发,经南下,绕过,穿过马六甲海峡,通往沿岸,最远抵达南端和斯里兰卡。巩固练习(必须圈出关键词,把选择题答案填在题号前)★知识点一:张骞通西域1.“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诗句中提到的阳关和玉门关以西的地方在汉朝时被称为()A.西洋 B.新疆C.大秦 D.西域2.《新全球史》记载:“在古典时代,一些个人也完成了长途旅行,张骞历尽艰险从长安到达了遥远的西方。”张骞“长途旅行”的主要目的是()A.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B.开拓疆域C.管理西域 D.开通商路3.《博物志》记载:“汉张骞出使西域,得涂林安石国榴种以归,故名安石榴。”材料说明张骞出使西域的直接结果是()A.推动物产交流 B.开辟西行道路C.寻求军事联盟 D.加强友好交往★知识点二:丝绸之路4.据外交部网站消息,2020年3月10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应约同意大利外长迪马约通电话。针对意大利的新冠病毒疫情,王毅表示中国将克服困难,向意方提供口罩

 

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学案(无答案)
上一篇: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导学案11    下一篇: 部编版七上历史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学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