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七年级上册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历史《三国鼎立》课时训练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三国鼎立一、单项选择题1.“北平袁绍,南拒孙刘,青梅煮酒间,问天下英雄有几?因事设奇,唯才是举,铁槊赋诗处,笑人间霸业如何!”这段材料称赞的人物应该是()A.刘备 B.孙权C.诸葛亮 D.曹操2.“战争结束后,曹操豪迈地说:‘这场战争决定了中国未来五百年的历史。’然而,不为人知的是,在战斗打响前,曹操已经准备好了遗书。那封遗书是为袁绍写的。”材料中的“战争”最有可能是()A.长平之战 B.官渡之战C.巨鹿之战 D.赤壁之战3.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观察下图,指出与下图中①②③对应的朝代是()/A.商朝、秦朝、三国 B.隋朝、唐朝、元朝C.商朝、唐朝、明朝 D.秦朝、唐朝、十六国4.下图所示战役的主要影响是()/A.奠定了秦朝统一全国的基础B.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C.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D.形成了南北朝分立对峙局面5.青年歌手林俊杰在歌曲《曹操》中唱道:“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歌词中的“分三国”是指历史上的三国鼎立,其形成的标志是()A.208年,赤壁之战 B.220年,曹丕称帝C.221年,刘备称帝 D.229年,孙权称帝6.下图是《三国鼎立形势图》,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政权是()/A.蜀、吴、魏 B.魏、蜀、吴C.魏、吴、蜀 D.吴、魏、蜀7.某电视摄制组根据剧情布置了一个曹操的书房情景,其中书桌摆放的道具最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A.《孙子兵法》竹简B.石榴、葡萄等水果C.魏、蜀、吴的疆域图D.“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纸稿8.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史实与推论,对应错误的是()A.商鞅变法——秦国实现了富国强兵B.汉武帝“罢黜百家”——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C.张骞出使西域——促进了丝绸之路的开辟D.官渡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9.“烈火西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交兵不假挥长剑,已挫英雄百万师。”这首诗描述的是()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C.淝水之战 D.澶州之战10.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比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面哪一幅示意图反映了229年三国鼎立的形势?(D)/11.《三国志》中记载:诸葛亮在临死前,吩咐在他下葬时只需要挖洞一个,棺木能够放进去便足够,自己则穿着平常的服装即可,不需要其他陪葬物。这表明诸葛亮()A.赏罚分明,突出法制 B.为国捐躯,忠心耿耿C.生活腐化,挥霍一空 D.为官清廉,严于律己12.官渡之战中,袁绍10万大军却输给了只有三四万士兵的曹操;8年后,曹操20余万大军却输给了只有5万人左右的孙刘联军。其相同的原因是()A.骄傲轻敌 B.天意为之C.借助东风 D.不习水13.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阶段及其特征的归纳描述,正确的是()A.史前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B.夏商周时期——中华文明的起源C.秦汉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D.三国时期——政权分裂与割据14.第一手史料是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和记录的原始资料。以下用于研究三国历史的第一手史料是()A.历史剧《三国》 B.罗贯中《三国演义》C.诸葛亮《出师表》 D.司马光《资治通鉴》15.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的评价,哪一项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A.战乱频繁,破坏了社会经济B.三国鼎立,加剧了国家的分裂C.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交融D.局部统一,为全国统一创造了条件16.《百家讲坛》的“易中天品三国”系列讲座独辟蹊径,“妙说”历史,有趣地还原了历史的本来面目,也让人们对曹操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下列与曹操有关的史实有()①借皇帝的名义号令天下②官渡之战③赤壁之战④废掉汉献帝,自立为帝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7.某中学学生正在进行有关古代战役的探究活动,下列哪些是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共同点?()①都发生在三国时期②都是我国古代以少胜多的战役③结果都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④都是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A.①② B.③④C.②③ D.②④18.“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本诗评述的战争影响是()A.加速了统一的步伐B.为刘备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C.造成了南北朝对峙的局面D.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9.公元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诸葛直率领士兵上万人,出海至夷洲。这是我国古代文献中有关大陆与台湾联系的最早记录。这一年应处于()A.公元2世纪前期 B.公元2世纪后期C.公元3世纪前期 D.公元3世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历史《三国鼎立》课时训练
上一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三国鼎立同步练习(含答案)    下一篇: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三国鼎立同步练习有答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