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七年级上册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三国鼎立》课件21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知道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第16课三国鼎立东汉建立东汉末年魏国建立东汉灭亡西晋建立吴国灭亡25年184年220年280年266年大三国三国第一篇章汉室衰微群雄起第二篇章官赤逐鹿英雄出第三篇章三分天下谋统一第16课三国鼎立第四篇章英雄远去尽评说汉室衰微乱世起《蒿里行》曹操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结合视频和材料,说说东汉末年的社会景象是怎样的?如果你是生活在当时的老百姓,你最渴望的是什么?农民起义不断、军阀割据混战、百姓流离失所、社会经济凋敝安定、统一1.因何而乱皇帝大权旁落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农民揭竿(黄巾起义)军阀割据朝廷内部统治集团社会底层官赤逐鹿英雄出曹操邺黎阳白马津袁绍白马延津官渡乌巢1、背景:军阀割据,长期混战2、战役公元200年官渡曹操VS袁绍以少胜多曹操胜利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材料一:宜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畜军资,如此则霸王之业可成也。——《三国志·魏书·毛玠传》材料二:募民屯田许下,得谷百万斛(Hu)……征伐四方,无运粮之劳。——《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注引《魏书》材料三:负污辱之名,……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各举所知,勿有所遗。——《三国志·武帝纪》注引《魏书》人才上:重用人才,唯才是举经济上:屯田措施,重视农业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龟虽寿》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孙刘联军——不足5万曹操——20万(号称80万)参战方兵力赤壁之战(208年)曹军孙刘联军不习水战,连接船舰水火齐攻兵力20余万兵力约5万曹军大溃,北撤以少胜多公元208年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要点归队①公元200年②孙刘联军——曹军③以少胜多④公元208年⑤袁军——曹军⑥曹军胜利⑦曹军失败⑧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⑨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官渡之战:赤壁之战:①③⑤⑥⑨②③④⑦⑧赤壁之战公元208年曹操VS孙刘联军以少胜多曹操失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曹操VS袁绍赤壁以少胜多公元200年官渡曹操胜利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曹操,字孟德(155-220年)赤壁之战曹操失败原因:第16课三国鼎立三顾茅庐联合智谋赤壁之战孙刘联军胜利原因:第16课三国鼎立三分天下谋统一学习政权的建立,要掌握哪些历史要素呢?政权名称: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曹操称帝史料诊所221年长安诸葛亮称王官渡孙权称帝汉吴魏220年221年229年刘备孙权洛阳成都建业(南京)政权名称时间创建者定都魏蜀(汉)吴三国鼎立第16课三国鼎立三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2、孙吴:1、曹魏:重视农业生产,兴修水利3、蜀汉:造船业发达,发展海外贸易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促进西南地区发展第16课三国鼎立问题探究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历史的退步?政权由“多”到“少”经济由“衰”到“兴”材料二: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曹操《蒿里行》材料二:三国经济各具特色魏:农业大国蜀:丝绸大国吴:造船大国人口由“少”到“多”三国末期应有3000万人,而东汉三国期间的人口谷底大致在2224万—2361万之间。——整理自葛剑雄《中国人口史》政权由“多”到“少”经济由“衰”到“兴”人口由“少”到“多”乱→治英雄远去尽评说肆帝王推崇:知恩图报,忠心事主文人崇拜: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百姓膜拜:足智多谋,料事如神师评:倾蜀之力出祁山,明知不可而为之。竭尽愚忠辅君主,明知其过不纠正。事无巨细必躬亲,明知乏才未绸缪曹操……至少是一个英雄。——当代文学家·鲁迅曹操,字孟德(155-220年)明·罗贯中《三国演义》:宁教我负天下人,勿叫天下人负我。京剧《击鼓骂曹》:如今出了个奸曹操,上欺天子下压群僚。非常之人,超世之杰。——西晋·陈寿《三国志》他是拨乱世的英雄!——当代史学家·范文澜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曹操同时代的评论家许劭雄英如何评价曹操?雄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三国鼎立》课件21
上一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三国鼎立课件PPT    下一篇: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第16课三国鼎立课件24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