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七年级上册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课件36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统一路漫漫——三国鼎立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曹操《蒿里行》曹操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你对曹操有什么印象?曹操少机警,有权数——《三国志》博览群书,特好兵法——《异同杂语》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遂荡平天下,不辱主命。——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一、统一天下—操心所愿借皇帝名义号令天下,招揽人才开荒屯田,组织军队和流民从事农业生产为了统一天下,曹操会怎样发展自身实力呢?一、统一天下—操心所愿二、统一北方十万人两三万人曹操军袁绍军公元200年特点:以少胜多——凯歌高奏官渡之战二、统一北方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凯歌高奏二、统一北方天下形势示意图天下形势示意图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从这句诗中,我们可以看出曹操怎样的雄心壮志呢?三、统一全国三顾茅庐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隆中对》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隆中对》公元208年,曹操刚刚结束北伐乌桓之战后,率20余万军队,南下荆州。荆州刘琮不战而降,刘备出逃。曹操一路追赶刘备。曹操追刘备至长坂坡先主(刘备)弃妻子,与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数十骑走——《三国志·先主传》诸葛亮奉命“求救于孙将军”面对曹操大军的到来,刘备的求救,孙权会怎么办?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尚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三国志·吴主传》有没有取胜的可能?舍鞍马,仗舟揖,与吴越争衡,本非中国所长。又今盛寒,马无藁草。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三国志》骑兵打水战,不擅长大冬天的,马没有草吃水土不服,要生病赤壁之战(公元208年)统一全国(二)时操军众,已有疾疫。——《资治通鉴》为了扭转不利的局面,曹操采用了锁链大船。火攻,不怕。冬天风都从西北吹向东南,烧不到北方的自己。在一定的大气运动条件下,结合长江的自然环境,是有可能会有东风的。周瑜和黄盖知晓,曹操并不知晓……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三国志》败走华容道赤壁之战(公元208年)败胜以少胜多三、统一全国——折戟沉沙问题思考:明朝人罗贯中写的小说《三国演义》,在描写赤壁之战时有“蒋干盗书”“孔明草船借箭”“周瑜打黄盖”“诸葛亮借东风”等情节。但这些脸炙人口的故事却不见于史书记载,你如何看待这种不同?说说你的想法。思考:官渡之战以少胜多的曹操,为什么在赤壁之战却以多输少?三、统一全国——折戟沉沙曹操根本原因就在于思想上的骄傲轻敌。——张作耀《曹操评传》曹操之败在于轻敌,孙刘之胜在于联盟,这是最重要的原因。——易中天《品三国》心怀梦想,脚踏实地曹操220年,曹操在洛阳病逝,终年六十六岁。魏蜀吴四、三国鼎立220曹丕221刘备229孙权成都洛阳建业魏蜀吴四、三国鼎立农官兵田,鸡犬之声,阡陌相属。——《晋书》机杼相和。——《文选》务农殖谷,闭关息民——《三国志》牛羊掩原隰,田池布千里——《三国志》南京东吴大帝孙权纪念馆孙权示范耕种历史场景造船业:战船上下五层,可容纳士兵三千人230年,孙权派卫温率领万人船队到达夷洲。设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三国志》天下已经三分,那曹操的为统一所做的努力还有意义吗?——局部统一四、三国鼎立200年官渡之战208年赤壁之战220年建魏国221年建蜀国229年建吴国东汉三国对曹操又有什么印象?请尝试结合本节课知识评价曹操曹操戎马一生,统一北方,对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符合人民的愿望,这是推动历史进步的一面。曹操在赤壁之战中骄傲轻敌、战略失误,错失了统一全国的契机。但我们认为他统一北方之大业是最主要的,所以我们评价曹操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他们都想把分裂变成统一,把乱世变成治世,求得社会的和谐、天下的太平。——易中天《品三国》——众心所向五、统一梦想2019年1月2日,《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纪念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众心所向五、统一梦想思考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请你出谋划策,今天的我们可以为维护国家统一做些什么?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课件36
上一篇: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课件20    下一篇: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课件38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