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七年级上册

第16课三国鼎立课件19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中国文学四大名著?第16课三国鼎立袁绍曹操政治上:把汉献帝从洛阳接到许,“挟天子以令诸侯”,处于有利地位。经济上:采用屯田的措施。组织农民垦荒,兵士耕田,实力不断增强。曹操…总是抓住汉献帝不放手,企图躲在汉献帝的背后完成作皇帝的一切准备。…他把皇袍当作衬衣穿在里面。——翦伯赞兵多粮足,实力强大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曹操《蒿里行》10万人3—4万人曹操袁绍公元200年官渡官渡之战夜袭乌巢,烧毁袁军粮草以少胜多乌巢官渡之战公元200年袁绍和曹操以少胜多曹操胜利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曹操官渡之战后的形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不已。--曹操《龟虽寿》壮心统一全国火烧赤壁赤壁之战公元208年曹操和孙刘联军曹操战败以少胜多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官渡之战VS赤壁之战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而赤壁之战曹操又以多败于少。你认为原因何在呢?你从这两场战役曹操的胜败中得到什么启示?讨论归纳官渡之战曹操获胜原因?1.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重用人才2.经济上,实行屯田,重视农业3.战术得当4.袁绍不善用人,骄傲轻敌“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杜牧认为如果不是东风给予孙权便利,赤壁之战曹操就有可能获胜,你是否同意他是说法,为什么?赤壁之战曹操战败的原因是什么?1.兵多将广,曹操骄傲轻敌。3.孙刘联军团结抗敌,战略得当;采用火攻,战术正确。2.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性。谦虚谨慎,骄傲必败;重视利用自然条件;培养观察思考的习惯;团结可以战胜强大敌人等。你从曹操在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一胜一败的不同结局中吸取了什么经验教训呢?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史为鉴221年,刘备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定都成都。220年,曹丕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魏蜀吴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定都建业。请问曹操是三国时期的人物吗?不是魏蜀鼓励养蚕织丝,改善同西南少数民族关系。吴造船业,海外贸易,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州。重视农业生产兴修水利三国新闻发布会魏洛阳蜀成都吴建业从吴国开发夷洲的记载,我们可以看到,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①一种局面:②两大战役:③三个政权:④四个人物:⑤五个地点:⑥六个时间:三国鼎立官渡之战、赤壁之战魏、蜀、吴袁绍、曹操、孙权、刘备200年、208年、220年、221年、229年、230年官渡、赤壁、洛阳、成都、建业课堂小结说起曹操,“很容易就联想起戏台上那一位花面的奸臣,但这不是观察曹操的真正方法.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依你之见呢?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东汉名士许绍对曹操的评价如何评价历史人物曹操?首先,一分为二,从其功、过两方面去评价。要看他一生的主流是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历史的发展。是否有利于促进国家统一、维护民族团结。是否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是否有利于文化的繁荣发展其次,论从史出。功过界定他是什么人,他做了什么事情,他做的这些事情对当时或后来的社会有什么影响。曹操戎马一生,统一北方,对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符合人民的愿望,这是推动历史进步的一面。当然,不可否认曹操的性格有凶残、奸诈的一面,但他统一北方之大业是最主要的,所以我们评价曹操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提示一、选择题1.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的战役是()A、赤壁之战B、昆阳之战C、官渡之战D、巨鹿之战2.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战役是()A、赤壁之战B、昆阳之战C、官渡之战D、巨鹿之战3.在下列人物中最先称帝的是()A、刘备B、孙权C、曹操D、曹丕CAD巩固练习二、材料题东汉末年、三国时期是一个风云变幻、英雄辈出、令人神往的时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他挟天子以令诸侯,采用谋士许攸的计策大败袁军。又消灭了袁绍的残余力量,……(1)材料中“他”指的是谁?大败袁军的战役名称是什么?这场战役有何影响?材料二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2)材料二追述的是历史上哪次著名的战役?此战役的结果如何?这次战役最终为哪一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曹操,官渡之战,为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赤壁之战,曹操战败,为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

 

第16课三国鼎立课件19
上一篇:第16课三国鼎立课件15    下一篇: 第16课三国鼎立课件21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