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八年级上册

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教学设计20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教学设计: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一、选题立意:以“铭记长征精神,实现民族复兴”为主题,培养学生的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勇于献身、追求崇高理想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豪情壮志,为祖国伟大复兴作出贡献。二、教材分析:课标内容:讲述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故事,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知道遵义会议,认识其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长征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探索时期的一次重要历程,在革命道路探索中保存了党和红军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是中国革命史乃至世界军事史的一次伟大壮举。本课位于教材第五单元第三课,上承《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下启中华民族的系列抗日战争。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教材包含三个子目:讲述了长征的原因、经过、结果、意义。优点:线索清楚,重点突出。缺点:背景与过程融合,不符合学生认知水平。过程枯燥,缺乏生动形象性,感染力不够。应对策略:以人物的长征经历为主线,突出长征历程的艰难,凸显长征精神。三、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通过日常生活对长征这一重大事件有浅显的了解,有探知的兴趣。通过前置学习可以自主梳理长征的原因、经过、结果、意义。但是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尚有欠缺,概括表达能力有待提高。四、教学目标:从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5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重点突出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和家国情怀。教学重点:长征过程及遵义会议。教学难点:领会长征精神,理解长征的意义。教法学法:情境创设、史料分析、组织讨论,带学生进入情境、探究合作并且思考归纳。教学过程在大单元教学设计下的深度学习以人物为线索,通过张震长征之道路,凸现长征精神,以“铭记长征精神,实现民族复兴”为主题进行教学。教学线索:明线:张震的漫漫长征路暗线:艰难长征之路,凸现伟大长征的精神主题结构:篇章一长征之前的张震探由篇章二长征之中的张震经过篇章三长征之后的张震反思主题环节:新课导入: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阅兵,中国人民军队以排山倒海的气势,壮国之威风,扬国之精神,其中有一个细节,习主席身后那辆车牌为1949的车,为什么空着呢?岁月无痕,沧桑有迹,为建立新中国,中国共产党人流血牺牲,力挽狂澜,长征就是其中一次,让我们随着张震将军的脚步重走长征路。一起回首《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体会他们的艰辛历程。篇章一长征之前的张震材料一:将军1914年10月生于湖南平江县长寿镇。当年的张见生(张震小时候取的名字)就是在长寿镇长大的。1926年,张震参加了劳动童子团并被推举为副团长,1930年加入了红军队伍,从此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张震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摘编《世纪风采》材料一:简介张震,张震参加红军长征那年才16岁,同学和你们一样大。材料二:1934年7月,在第五次反“围剿”战斗中,张震任红十团三营代理营长,防守蜡烛形阵地。敌我相距只有数百米。1934年10月17日,红军从于都河畔出发,踏上了漫漫长征之路。当时,张震在红三军团第四师第十团任作战参谋。---摘编《世纪风采》学生合作探究一:红军为什么要长征?出示国民党前四次围剿的兵力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失败原因:客观:敌强我弱,主观:李、博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进攻中的冒险主义,防御中的保守主义,退却中的逃跑主义。)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也是长征的原因。篇章二长征之中的张震学生自主学习观察地图,结合教材,梳理长征路线,并用思维导图画出来。讲讲长征路上的故事,思考长征路上破除哪些困难?这些故事带给你什么感受,体会红军身上所展现怎样的长征精神?教师检查情况,教师检查情况,展示学生思维导图,教师根据路线图补充途经的路站。长征路线图1934、江西瑞金----渡过湘江--------强渡乌江------贵州遵义-----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突破腊子口-----陕甘吴起镇带领学生跟着张震体验长征路上经历了什么?1934年中共中央率红军8万多人突围西进开始长征,蒋介石布下重兵,红军血战湘江,损失惨重,博古等人执意还有要正面与敌军交战。材料三:血战湘江光华铺阻击战,是湘江战役著名的三大阻击战场之一1934年11月29日晚上,桂系15军43师一部向光华铺攻击。时任红十团三营长的张震(16岁)发现桂军一部已经迂回到身后,直插界首渡口,情势非常危急,急忙收缩兵力与桂军在黑夜中混战,桂军两次攻到离彭德怀指挥所不足100米的三官堂。这是一场来回惨烈的“拉锯战”,敌我双方都没有工事依托,完全是面对面零距离的厮杀,经反复冲杀,红十团终于夺回了界首渡口西岸。面临困难------敌我力量的悬殊,光明与黑暗的抉择,体会红军战士崇高的牺牲精神、拼搏精神。学生合作探究二:学生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应该作出怎样的决策?让学生阅读教材,图片,观看视频,思考面临困难-

 

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教学设计20
上一篇: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教案10    下一篇: 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教案23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