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八年级上册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教案17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课题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课型新授课节数教学目标知道土地改革总路线、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及南京解放等基本史实;通过对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原因的探究分析过程,培养学生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初步掌握归纳、分析的学习方法,形成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意识与能力。通过对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原因的分析研究,认识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从而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通过对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军队优劣势、强弱势、成败势的发展演变进行分析,归纳出蒋家王朝的覆灭是历史的必然;培养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历史史实,归纳综合得出结论的历史思维能力。教学重点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三大战役。教学难点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与三大战役顺利进行的关系教法学法阅读法、归纳法、讲述法和讨论法;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再总结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二次备课导入新课提问:解放战争开始于哪一年?什么时候我军转入反攻作战?其标志是什么?解放战争进入第三年后,战争形势又有什么新进展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新课讲授一、解放区的土地改革1.同学们阅读教材,说一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有什么变化?2.追问: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在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的?3.提问:解放区的土改有哪些成效?4、说一说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有什么作用?过渡:那么,在人民群众支持下,解放战争又有什么新的发展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前线战况。二、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讲述:1947年,刘伯承、邓小平率军,千里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随后,各战场的人民解放军也相继转入反攻,共消灭国民党军精锐200多万,迫使国民党进入被动防御作战。1948年9月,中共中央决定发动举世闻名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那么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中,首站应放在哪儿?为什么?第一,东北战场解放军有百万雄兵,而国军只有55万人。是解放军在兵力上唯一超过敌军的一个战场;第二,东北敌军孤立分散(分散在长春、沈阳、锦州),占领地区狭小,补给困难;而当时老蒋是否从东北撤军举棋不定。第三,东北解放区面积大,又连成一片,经过土地改革,人民群众踊跃参军支援前线,这样就有了支援前线的人力和物力保障;第四,假设首站在华北决战,就会受到东北、华北两大军事集团的夹击;假设首站放在华东战场,又会使东北敌军迅速撤退,实现战略收缩,因此打好东北战场的决战,就成了全国战局发展的关键。阅读课文,说出关三大战役基本概况。(时间、指挥、参战部队、歼敌人数、意义)被评为什么能够和平解放?讲述:三大战役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兵分三路,横渡长江,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涉及到一个战役、一个事件渡江战役、南京解放)提问:解放南京意味着什么?统治全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了。中国共产党代表劳动人民接管了国家领导权,劳动人民的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讨论: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有哪些?课堂总结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开始推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为了实现人民解放和国建统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解放军,发动了战略反攻,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直接威胁着武汉、南京。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的进行,基本上打垮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能在三年多的时间里,打败国民党军队,用事实再一次向世人证明:得民心者得天下。板书设计: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中国土地法大纲》1解放区土地改革土地改革总路线辽沈战役2三大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3渡江战役教学反思: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教案17
上一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教案10    下一篇: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教案10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