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化学 >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化学3.1分子和原子课件35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探究分子运动现象的化学实验 改进与创新1、实验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氨分子运动的实验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上册第三单元课题一的内容。该实验是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重点之一,也是学生将微观知识形象化的重要事实。通过本实验,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抽象思维意识,想象到氨分子的存在和运动。一、教材分析⒉实验教学目标 ⑴知识目标:认识分子、原子的存在,了解其性质,理解其概念。?⑵过程与方法:运用实验解释分子在不断运动的性质,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物质世界是运动的和分子的可分性与不可分性的认识,培养学生用辩证统一的观点思考问题的思想方法⒊实验教学重难点 ⑴重点:能想象氨分子的存在和运动,并会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用品进行简单的实验探究。⑵难点: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并进行简单的实验探究。二、教法分析     在教学中,努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和勤于动手,在身心愉悦的环境下获得新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为此主要采用创设问题情景法、演示实验法、讲授法、活动探究法等教学方法。 三、学情分析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对微观世界有个初步的理论了解,比如“分子很小”,“分子总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但基本上处于物理学科的层次,对于化学角度还缺少抽象思维意识,难以想象出具体的微观粒子形象。此外,他们已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因此对于简单的实验可以进行相应的现象描述,并根据已学的知识做出简单的解释。四、实验原型及不足之处教材中的实验是将A烧杯中装入约20mL滴有酚酞溶液的蒸馏水,将B烧杯中装入约5mL浓氨水,再用一个大烧杯罩起来,观察实验现象。四、实验原型及不足之处1、将浓氨水放置在敞口的烧杯中,教室里会弥漫难闻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不仅污染空气也不利于师生健康。四、实验原型及不足之处2、实验所用浓氨水的量比较大。3、氨分子的扩散过程不明显,不便于学生观察。四、实验原型及不足之处4、原装置在讲台上演示时不能移动,教室后排的学生不易观察到实验现象。 5、没有对比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五、实验创新与改进之处改进后的装置原装置PK1、用透明外壳的水芯笔笔杆代替大烧杯。五五、实验创新与改进之处改进后的装置原装置PK3、将“向盛有约20mL蒸馏水的小烧杯A中加入5~6滴酚酞溶液”改为将滤纸条用酚酞溶液润湿。五、实验创新与改进之处改进后的装置原装置PK4、增设了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影响的对比实验。实验器材     透明外壳的水芯笔笔杆两支、镊子、滤纸条、脱脂棉、50mL烧杯(2个)、浓氨水、酚酞溶液、热水。

 

九年级化学3.1分子和原子课件35
上一篇:九年级化学3.1分子和原子课件22    下一篇: 九年级化学上册3.1分子和原子课件19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