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化学 > 九年级上册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3.1分子和原子教案32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本课题内容在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48—52页。本课题主要介绍了分子和原子的性质、概念,即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使学生初步认识原子与分子之间的联系。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分子的真实存在;了解分子的基本性质;理解分子的概念。理解原子的概念;理解原子、分子之间的相似、相异及相互联系。学会应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认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过程与方法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采用了教师的讲解、演示与学生的探究、观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首先教师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实例出发,然后利用实验、比喻等方法增强直观性,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理论性强的化学概念。整个教学过程是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中进行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的能力。培养学生认识物质的可分性,逐步认识量变引起质变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学重、难点及突破重点分子的基本性质、原子的概念;分子、原子之间的相似、相异及相互关系。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应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认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的能力。难点分子的概念、性质,以及分子的微观运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3、应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认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教学突破  教学过程中,从宏观到微观讲解能有效地使学生确信分子的真实存在,并真正理解分子的概念。  在各知识点的教学中,教师应恰当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运用实验、比喻等方法,增强直观性,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发挥想象力,使学生深刻认识分子和原子。  运用对比、举实例的方法,深入浅出地利用分子、原子的区别讲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纯净物和混合物,帮助学生理解它们的本质的区别。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烧杯、量筒、品红、酒精、水、投影仪学生准备预习课题1教学步骤(1课时)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以提问的形式引入新课题。        1、带着疑问听课。演示实验。               2、观察、思考。讲解分子和原子的有关知识。       3、学习分子和原子的有关知识。/小结本课题。              4、回顾记忆。导课(约3—5分钟)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问:同学们都知道,香水有香气;湿衣服在阳光下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3.1分子和原子教案32
上一篇: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3.1分子和原子教案31    下一篇: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3.1分子和原子教案33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