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九年级上册

乡愁教案8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3、乡 愁 余光中 教学目标   1.熟读并背诵,把 握诗歌的内在旋律与和谐节奏。   2. 把握诗歌的意象,领会领会表达抽象事物的意义。   3.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4.体会诗歌中优美的意境,感受涌动着的激情。   5.把握诗 歌的主题。阅读和鉴赏诗歌的。   6.体味诗歌抒发的恋土深情和思乡愁绪,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教学重难点  1.诵读。理解诗歌意象,体会诗人真挚的情感。  2.感受诗歌中涌动着的激情,把握诗歌主题。教学法 1.诵读法:通过感情诵读,把握诗歌的内在旋律与和谐节奏,认真体味诗歌蕴含的深沉情感。 2.探究欣赏法:如对诗歌意象和主题的解读。 3.比较阅读法:如将余光中与席慕蓉同类题材(抒写乡愁)诗歌进行比较。教学时间  1教学过程 一、深情导入 月是故乡明,华夏民族是最恋家的民族。这种情结折射 到文学作品中,体现出的是浓浓的思乡情 结。从远古时“狐死必首丘”的传说到上世纪末唱红的《回家看看》, 无不展示华夏民族那种浓得化不开的乡情、乡愁。 几千年来,“乡土情结”几乎是游子的普遍心态,乡愁的音响一直在中国诗传统的城堡上空缭绕。故乡与游子,这似乎是一首永远唱不完的歌。二、资料助读 余光中,1928年生南京,祖籍永春,台湾十大现代诗人之一。已出版诗集、散文、评论和译著40余种,60年代起余光中创作了不少怀乡诗,故而被人们称为“乡愁诗人”。代表作有:《乡愁》《乡愁四韵》《春天,遂想起》。 少时异地求学,1949年离开大陆前往台湾,从此开始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漂泊生涯。70年代初创作《乡愁》时,余光中时而低首沉思,时而抬头远眺。他说:“随着日子的流失多,我的怀乡之情便日重,在离开大陆整整20年的时候,我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一挥而就,仅用了20分钟便写出了《乡愁》。”三、感悟《乡愁》  学生小声试读,体会诗作的意境和感情。并尝试划分诗的节奏和重音。       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 大后 乡愁/是一/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四、品味《乡愁》 1、可从哪几个词语看出来“乡愁”一直萦绕在心头? 小时、长大后、后来 、现在    2、诗人把“乡愁”寄托在哪里? 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托物寄情(意象) 乡愁是一种抽象情感,作者通过具体可感的事物来表达这种欲说还休、难以言尽的情感。 3、 “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 ”、“浅浅的”几个词好在哪里?

 

乡愁教案8
上一篇:乡愁教案7    下一篇: 乡愁教案、课件及mp3朗诵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