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九年级上册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学习本文抓住“突破口”进行批驳的法。2.学习本文通过驳论证来反驳论点的法。3.学习本文直接反驳和间接反驳相结合的法。4.体会本文精辟含蓄的语言特点。教学重难点1.:(l)学习本文抓住“突破口”进行批驳的法。(2)学习本文通过驳论证来反驳论点的法。2.难点:(l)学习本文直接反驳和间接反驳相结合的法。(2)体会本文精辟含蓄的语言特点。安排2教学过程第一一、预习1.明确下列词语的读音和含义。①慨叹(kǎi):有所感触而叹息。②玄虚(xuán):用使人迷惑的形式来掩盖真相的欺骗手。③渺茫:因没有把握而难以预期。④诓骗(kuāng):哄骗。⑤怀古伤今:追念古代的事情因现在的事而悲伤。⑥为民请命:为人民保全生命或解除困苦。2.阅读全文,思考本文怎样抓住“突破口”进行批驳的。二、导入1.作者简介。作者鲁迅(1881-1936),原名树人,字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为(新青年)写稿时开始使用的笔名。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本文选自《且介亭杂文》。2.时代背景。这篇文章写1934年9月25日,正是“九?一八”事变三年之后。“九?一八”以后,日寇加紧侵略我国,国土日益沦丧。国民党反动政府1934年派亲日分子郛(fú)乞求和平,遭到日本公使有吉明的拒绝。日军深入华北。悲观失望的气氛笼罩着上层社会。当时资产阶级报纸《大公报》发表社论,指责中华民族失去了自信力,为国民党反动政府推卸责。致使有些人对抗日前途的悲观失望。针对这观点,鲁迅先生特地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国东北三省三年以后的一星期,发表本文,批驳这种错误论调,大大鼓舞了民族的自信心。他指出:中国有充满自信力的人存在着,他们是中华民族的筋骨和脊。这篇杂文就当时对抗日前途悲观失望的论调提出义正辞严的批判,既猛烈抨击了奉行不抵抗政策的国民党反动派,又热情歌颂了在斗争中英的中国人民,对中国前途充满了信心。第二一、课文分析1.朗读课文,注意正音。2.提问:文章怎样提出批驳的论点的?讨论并归纳:从公开的文字的三个阶谈起:先是自夸“地大物博”,后是寄希望国联,再后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亮出批驳的靶子“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3.提问:这两话中,揭示了对的什么谬误论点?什么论据?哪些语句最富讽刺意味?讨论并归纳:对的谬误论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论据是公开的文字的三个阶。最富讽刺意味的文字是:“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国难当头,国民党政府官僚和“社会名流”不是号召人民奋起反抗,而是以祈祷“解救国难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
上一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课件及教案    下一篇: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 1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