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九年级上册

第16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学案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明心亭 速度源动力,目标在心明学习目标:1.掌握预习提示里的词,了解“课下注释”中词的含义。     2.结合写作背景和当时的社会背景对文中一些句,进行深层理解。     3.了解作者批驳的“突破口”及逐层推进的论证式。重难点: 1.结 合写作背景和当时的社会背景对文中一些 句,进行深层理解。     2.了解作者批驳的“突破 口”及逐层推进的论证式。寻幽径 踏寻香引路,乘风觅柳絮牵途1. 作者鲁迅(1881.9.25——1936.10.19).原名树人,字豫力,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2. 驳论文:以反驳为主的议论文。3.驳论:正确的观点揭露或驳斥错误的观点,从而进一步阐明和确立正确的观点。4.一般结构和形式:(1)指出错误论点,论据或论证。(树靶子)(2)批驳错误论点,论据或论证。(3)指明错误的实质或危害。(打倒靶子)5.了解杂文:杂文就是用文艺性笔调,形象化手法来议论说理的文艺性议论文。其写作特征是“大中取小”。立意则“因小见大”。他往往把各种表达式溶为一体。6、 思路:         ┏不夸“地大物博”┓  (1)揭示误┃不信“国际联盟”┃ 失去自信力(错误论点)(1─2)┗一味“求神拜佛”┛          ┏不夸“地大物博”┓    (2)直接反驳┃不信“国际联盟”┃ 失去“他信力”     (3─5┗一味“求神拜佛”┛─发展“自欺力                古代 ┏埋头苦干,拼命硬干┓  (3)间接反驳   ┗为民请命,舍身求法┛光照后人            现在  有确信,不自欺                  前仆后继,被抹杀 不为人知 正面立论:中国有并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对错误:以偏概全主要内容概括:  作者针对当时有心人散布中国人对抗日前途失去的悲观论调进行了有理有据的批驳,明确提出了中国人的绝大部分没有失去自信力,极大鼓舞了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表现了作者一颗爱国的赤心。积累吧天才在 积累,明在勤奋1、注意下列字的读音诓骗(   )  玄虚(   )  脂粉(   )  省悟(   )  脊(   )慨叹(   )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不合句意的是(   )A.这就是中国的脊。(不屈不挠,不断奋斗的中国人)B.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古今封建统治者的欺骗宣传,尤其国民党的御用反动文人)C.要自己去看地底下。(指土地下面)D.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无法捉摸,飘忽不定)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这一

 

第16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学案
上一篇:初三上《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学案设计    下一篇: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说课稿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