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九年级下册

《唐雎不辱使命》教案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人教部编版九下第10课《雎不辱使命》教案课题 雎不辱使命单元第三单元语文年级9学习目标一、积累文言词汇。 二、探究文本,分析人物形象。三、学习雎不畏强权的精神,敢为国牺牲自我的精神。人物形象的塑造法,体味人物对话描写,特别是秦与雎的两处对白难点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把握人物性格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子云: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意思是说,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 是所谓大丈夫。今天,我们结识一位大丈夫,他就是雎。(教师板书文题) 开门见山,引出课题讲授新课一、检查预习1.解题“辱”是什么意思?题目是什么意思?“辱”,辱没、辜负。题目的意思是:雎没有辜负使命,完成了出使的务。2.文体链接(1)《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向根据战国时事的记录整理编辑的一部 国别体史书,也是一部非有名的历史散文集。主要记载了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的策略言论,分为东西、秦、齐、楚、、、、、宋、卫、等11国共33篇。(2)“士”,中国古代社会中有一定身份地位的特定社会阶层后演变为对知识分子的泛称。春秋时代 ,各国之间征战不休。“士”的地位也出现上升或下降,有些卿大夫为扩大影响,巩固地位,设法招揽“士”以声势 。很多士便投靠到他们那里。战国时代,争霸和兼并战争更为剧 烈,是游说之士应运而生,他们穿梭各国间充当说客。3.写作背景战国时期的最后十年,秦相继吞并各诸国,公元前23 0年灭,公元前225年灭。安陵是的附庸小国,在宗主国国灭亡之后,还保持着独立的地位。秦企图用“易地”的政治骗局进行吞并,由此引起了两国之间的一场外交斗争。这篇文章记叙雎出使秦国,同秦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终折服秦的经过。4.读准字音 弗fú 雎jū 怫fú 跣xi?n 抢qiāng 傀guī 祲jìn 缟g?o 挠náo 谕yù二、师友合作,疏通文意。 1.全员参 与,先自主解决,然后师友互助交流解决词义、翻译课文。2.将仍无法解决或不确定的词、句做出标记。三、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用一句话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本文通过雎面对暴秦展开斗争直至折服秦的记述,赞扬了雎坚持正义、敢无畏的爱国精神。2、故事的人物有哪些?主要人物是谁?故事中人物有秦、安陵、雎。主要人物是雎。3、故事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最后的结果 是怎样的?故事的主要矛盾是对安陵的拥有。故事的结局是秦始皇放弃了吞并安陵的打算,雎没有辜负出使之

 

《唐雎不辱使命》教案
上一篇:《唐雎不辱使命》教学设计及同步习题    下一篇: 《唐雎不辱使命》教案、课件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