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七年级下册

登飞来峰课件3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登飞来峰故事诵读飞来峰:1.相传有一天,灵隐寺的济公和尚突然心血来潮,算知有一座山峰就要从远处飞来,那时,灵隐寺前是个村庄,济公怕飞来的山峰压死人,就奔进村里劝大家赶快离开。村里人因平时看惯济公疯疯颠颠,爱捉弄人,以为这次又是寻大家的开心,因此谁也没有听他的话。眼看山峰就要飞来,济公急了,就冲进一户娶新娘的人家,背起正在拜堂的新娘子就跑。村人见和尚抢新娘,就都呼喊着追了出来。人们正追着,忽听风声呼呼,天昏地暗,“轰隆隆”一声,一座山峰飞降灵隐寺前,压没了整个村庄。这时,人们才明白济公抢新娘是为了拯救大家,是就把这座山峰称为“飞来峰”。2、飞来峰又名灵鹫峰,高168米。其一相传1600多年前印度僧人慧理来杭州,看到此峰惊奇地说:“此乃天竺国灵鹫山之小岭,不知以飞来?”因此称为飞来峰声明:以下图片仅供参考,毫无娱乐意义译文:飞来峰顶有座高耸入云的塔,听说鸡鸣时分就可以看见日东升。不怕浮云遮住我视野,只因为我身在塔的最高层。Q:浮云有寓意“浮云”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比喻阻挠变法的小人或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对比《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为苏轼47岁时所作。元丰七年(1084)四月,苏轼离州、就职汝州时,途次游庐山,写下此诗。这首诗是他总结庐山之游的绝唱。《东坡林》载:“仆庐山诗尽此矣”,可见这首诗是苏轼的精心力构,也是他勘透世情的作,悟彻人生的妙谛,此诗一出立成典故,雅俗咸通,竞相援引。两诗写作,一先一后,时间相隔34年,一写登飞来峰,一写游庐山,地点相去一二千里。 创作背景:《登飞来峰》为安石30岁时所作。皇佑二年(1050)夏,他在鄞县知县满回临川故里时,途经杭州,写下此诗。这首诗是他初涉宦海之作。此时年少气盛,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发抒胸臆,寄托壮怀。对比可得:“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与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脉相承,表现技法极为相似,诗就肯定面而言,比喻“掌握了正确的观点的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而苏轼是就否定面而言的,比喻“人们之所以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是因为没有全面、客观、正确地观察事物,认识事物。”两者都极具哲理性。表明的道理:当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表现了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和对前途充满信心的精神状态。

 

登飞来峰课件3
上一篇:登飞来峰课件    下一篇: 登飞来峰课件ppt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