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地理论文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开展素质教育的措施

所属栏目: 地理论文  更新时间:2016-08-27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为了应对应试教育可以开展素质教育,这也是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目标之一,素质教育的开展涉及了许多学科,缺少其中任何一门素质教育的目标都无法顺利实现。地理学科作为研究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及人类和环境的关系的自然学科,对于补充学生的人文精神、扩大学生的视野、改革教育观念都具有重要的作用,而这些都是囊括在素质教育范围内的。因此,提取地理学科中的素质教育思想,无论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还是促进素质教育的顺利开展,都具有着功不可没的作用,而且,这和新课程标准中以人为本,全方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理念也是相符的。

  由此可见,地理教学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1、高中地理教学具备的素质教育功能

  《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提到:“中小学要由影视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心理素质。”地理知识对于学生的思想观念具有决定作用,它可以让学生更全面的认识家乡、认识祖国、认识世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热爱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进而促进学生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意识、行为规范和思想道德的提高都具有提高作用。国情教育是国民素质提高的决定因素之一,地理知识具有强烈的思想教育价值,可以让学生更清晰的认识我国国情。通过向学生传授地理知识,培养学生对国家问题的分析能力,了解我国现有资源的分布、种类及数量,将个人利益和民族利益结合来,使每个人都产生强烈的民族责任心和强烈的爱国热情。建国以来,我国经济建设迅猛发展,但是经济技术仍处于较低水平,我国属于一个发展中国家,并且在今后的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的国情都不会改变。通过地理课堂的讲解,学生们对我国的地理和社会环境会有一个更加真切的认识,从而将其升华为道德品质,并内化吸收。国情紧紧围绕人口、资源和环境三方面展开,强调人类与自然的依存关系,通过练习相关国家政策,可以激发学生心中的爱国热情,这对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和平,增进国家间的友谊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2、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开展素质教育的措施

  2.1加强地理教师理论知识基础。

  素质教育是21世纪教育发展的全新形式,是对应试教育的全方位改革,虽然应试教育在人们观念中已根深蒂固,但是作为人民教师,只要我们有信心并且身体力行,率先将素质教育在自身表现出来,那么教育观念的转变就是在必行了。

  首先,要提高地理教师自身的理论知识储备,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方面:(1)道德素质。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范例和榜样,其言谈举止都会默默的影响学生。因此,提高教师的道德品质就非常重要,教师要保持严谨的学习态度,端正的学习风气,尽职的工作态度,关爱、理解、尊重学生,以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并让学生自愿服从教师的教育。(2)教学能力素质。地理知识的传递要通过教师的传达来实现,如果教师本身不具备讲解、传授知识的能力的话,其就不能称作一个合格的地理教师,这对于地理课堂教学质量也是一个巨大的阻碍。教师的教学能力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态度,进而影响教学氛围。因此,地理教师不仅要拥有丰富的地理文化知识,深厚的文化涵养,还要具备娴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科研创新能力和随机应变的能力,在不断提高自身业务能力的基础上,课堂教学质量才会逐步提高。(3)文化素质。高质量的地理课堂教学要求教师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不仅包括地理文化知识,而且包括文学、艺术、哲学及心理知识,获得全方面的综合发展,这也是当前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这就要求地理教师扩大自己的认识范围,增加知识储备,捕捉新时代对地理教师提出的新的要求,做一名与时俱进的教师。(4)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使教师保持良好的心态,乐观的心情,从而促进教学过程的开展。它不仅影响着教学成效,而且对于学生的心理素质也有影响,这就要求地理教师要拥有开阔的心胸、积极地人生态度和坚强的品格,为学生树立良好的素质榜样。

  2.2转变传统教育观念。

  教师的教育观念是在教学过程中教育主体对各种教育问题表现出来的一种态度,教育观念决定着教师对教育是否成功的信心。时代的发展要求教育观念不断更新,与时俱进的教育观念才能符合时代的要求,要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只有信任学生,关注学生,才能体现教学的真诚可贵之处。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课堂教学的活跃或沉默,开放或沉默,都取决于教师的的教学思想。作为地理教师,应该保持新时期的教育观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为学生提供较多的活动空间,而且,不仅要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还要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思想。

  2.3改变教育方式。

  新时期人们采用了新的教育观念,此时,陈旧的教育方式就显得不合时宜,和时代发展不协调。传统的满堂灌的方式阻碍了学生思维空间的扩展,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学科教学,促进了教学内容的顺利开展。在地理教学中,可以应用图片、声音、音像等方式增加地理信息的直观性,增强学生对地理空间和区域的认识,很多文字难以表达的内容,用多媒体就可直观的表现出来,而且这种情况下,学生的感觉器官更容易被调动起来,也更容易促进教学过程的进行,为学生提供了创新的发展平台,使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参考文献】

  [1]林华。加强地理教学管理实施地理素质教育[J].黔西南民族师专学报,2000.2.

  [2]罗奇。浅析地理素质教育中的能力培养[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2.9.

  [摘要]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目标,地理学科作为研究人类生存环境及人类和地理环境的关系的自然学科,对于扩大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具有重要作用,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教育内容。因此,认真研究素质教育背景下地理教学面临的问题非常重要。本文结合高中地理教学中蕴含的素质教育作用,对素质教育背景下如何开展地理教学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素质教育;地理教学;对策分析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改变学生自主学习的观念 提高地理教学质量    下一篇:地理区位易丢分类型与解答分析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