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数学论文

如何实现数学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所属栏目: 数学论文  更新时间:2017-01-05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如何在孩子们面前展示出一个五彩缤纷的数学世界,把抽象枯燥的数学变得生动有趣,使他们发自内心的喜欢数学,主动地学数学、用数学,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笔者认为,教师应做到以下五方面: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学会思维、让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学会质疑、有效进行练习。

  一、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实际情况巧妙设计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以趣启思,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好奇心和学好数学知识的强烈欲望,为新课教学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

  例如:我在教学《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前,先安排这样的情景:先让学生任意说出一个数,教师马上能说出它能被谁整除。开始,学生说出的数较小,见教师脱口而出,数字越说越大,教师照样能很快的说出它能被哪个数整除。这时,学生感到十分新奇有趣,产生了向新知识冲击的强烈欲望。于是,教师就因势利导,在学生的情绪处于最佳状态下进入新课,为这节课的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再如:教学《圆的周长》时,课前同桌二人准备一个圆形厚纸板,一把直尺,一条细铁丝。上课后,我让学生用细铁丝在圆上绕一周,并量出圆的直径和一周细铁丝的长度。然后指定一名学生说出圆直径的长度,老师就能迅速说出一周细铁丝的长度。这样以来同学们对此感到非常新奇,教师顺势带领学生走入新课,此时的学生处于思维维积极状态,学生通过动口、动手、动脑,发现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安排,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让学生学会思维小学生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度的阶段,思维能力需要一个长期的逐步培养和训练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有计划、有步骤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哪里起步,向哪个方向发展,如何进行点拨引导,学生的思维闸门就会畅开等等。

  例如:在教学《质数和合数》时,有这样一道判断题:“任意两个质数的积一定是合数”,大多数同学都能判断正确,且大都是举例:如2乘以3等于6、3乘以5等于15等等。此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把两个质数分别看做a、b,积为c,c除了有约数1和c外,还有约数a和b,所以c为合数。显而易见,前者的思维属于列举法,而后者则为逻辑推理的思维方法。

  又如,六年级中有这样一道习题: “修一条长1200米的公路,4天修了全长的2/5,照这样计算,修完还要几天?”大多数学生都会按照整数方法进行计算。如:1200×(1-2/5)÷(1200×2/5÷4);1200÷(1200×2/5÷4)-4等等。然而此题解法很多,且有比这更简便的方法。这就反映了学生认知水平的局限性,思维不够灵活,影响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形成。此时,教师应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思维,让他们从不同角度思考,于是出现了一些简便的解法:4÷2/5-4;1÷(2/5÷4)-4;1÷2/5×4-4;(1-2/5)÷2/5×4……由此可见,教师应把教给学生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贯穿教学的始终。

  三、让学生学会学习教师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使学生在课堂上有活跃的思维和积极的探索,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经历学习过程,充分展示自我,发挥潜能。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发现并掌握规律,形成技能。

  例如:在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时,根据教材教师先板书一个比例式:80:2=200:5,让学生计算两个外项和两个内项的积各是多少?乘积有什么关系?学生通过计算比较,会发现“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一规律。接着,教师继续引导,是不是所有的比例都具有这一规律?这时,让学生自己写出一个比例式,计算出它的两个外项和两个内项的积各是多少?乘积有什么关系?学生通过自己计算并发现规律,继而总结出比例的基本性质,这样的知识更深刻、更牢固、更灵活。

  再如: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教师课前让学生自己做大小及形状各不相同的三角形,课上放手让大家自主学习,学生拿出自己做的各种三角形,分小组进行操作,通过小组的量一量、剪一剪、拼一拼、议一议、算一算等方式,得出任意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通过学生自主探究,获取问题的解决,把知识建构起来。既尝到了探索成功的乐趣,又使每个学生在活动中都得到不同的发展。

  四、让学生学会质疑学贵有疑,疑是思维的开端,是创新的基础,是自主探究的源动力。学生心中有疑问,才会促使他们提出问题,解除疑团,获得新知。有些学生不会疑,对书本上的内容会死记硬背。有些学生只会乱疑,深入不下去。这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不失时机的导疑,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

  例如:《分数除法》中有一例题:把6/7米铁丝平均分成2段,每段长多少米?学生会很快做出:6/7÷2=(6÷2)/7=3/7(米),这时教师设问:“这样做起来很对也很简便,为什么法则中要乘以除数的倒数呢?”学生经教师引导,就由“无疑”到“有疑”了,有学生会问:“所有的分数除法都能直接用除法计算吗?”这时教师不直接回答,而是出了下面两道题:6/7÷4=(6÷4)/7=,5/7÷2=(5÷2)/7=,这样就无法计算了,这时全班同学恍然大悟,整个过程学生经教师的引导就由无疑到有疑,进而释疑。

  好奇是少年儿童的天性,它往往可以促使学生深入细致的观察、思考和探索,继而提出探究性的问题,这是创造个性的具体体现,教师应该倍加爱护和引导。例如:在推导圆柱体积公式的时候,教材中利用第十一册圆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剪、拼、转化)引导我们把圆柱转化成学过的立体图形,教学中我也是这样做的:首先拿一个圆柱教具,引导学生观察该圆柱的特征(强调各部分的颜色),把它的底面分成许多相等的扇形(如16等份),然后把圆柱切开,再对拼起来,就形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摆放形式不变),长方体的底面积就是圆柱体的底面积,长方体的高就是圆柱体的高,从而由长方体的体积推导出了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通过刚才的演示,学生细心地观察思考,很容易就理解了这个算理。忽然,一个学生举手提问:老师!还可以用侧面积的一半乘半径吗?教室里异常安静,学生表情告诉我:不理解。我也一下子愣住了:陷入了教材中固定的模式。于是引导学生又回到圆柱体,观察切拼前圆柱体的底面、侧面、高及半径,然后再拼成了那个近似的长方体(横着放),可以那样做吗?能!1个、2个、3个……同学们逐渐弄懂了这种方法,我也收获颇丰。在接下来的部分综合练习中,运用教材中的方法进行逆推计算,需要多个公式,显得很复杂,如果学生知道了该方法就容易多了。学生在课堂上不断生疑,敢于发表与教材不同的见解,哪怕是一点点的不同,也值得赞扬,毕竟是学生自己想出来的。教师要鼓励探究性质疑,使课堂上处处闪烁着创造的火花。

  五、有效进行练习数学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以及良好习惯的形成,都必须通过一定量的练习才能实现。所以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理解新知,运用新知,形成技能的基本活动方式,是沟通知识与能力的桥梁。

  例如:在教学《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时,可安排如下配套练习:

  1、应用比例的意义和性质两种方法判断下面每组中的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基本训练)1:5与3:2;20:10与60:30;3/5与12/202、判断下面的每个式子是不是比例(内化知识的巩固练习)5:6 ; 8:10=0.8; 6:12﹤18:12;3/8=15/403、填空:(深化知识的技能训练)  4:9=(  ):27; 4:(  )=20:44、根据4×6=3×8,写出不同的比例(深化知识的智能训练)总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启发学生,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进来,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动起来,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在四十分钟时间内达到最佳效果,实现课堂教学的最大优化。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下一篇:在数学课堂中教学机智的运用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