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道德与法治论文

略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尝试

所属栏目: 道德与法治论文  更新时间:2017-01-23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政治这门学科,被一些人认为是没有什么可学的科类,是一门枯燥乏味,死记硬背,可有可无的学科。因此,从有的学校讲,领导不重视,甚至连毕业班的辅导课都不安排政治;从学生讲,对政治课不感兴趣,因为如果数、理、化、外、语考差了,要挨家长骂,而政治考差了,不挨骂,家长认为政治只是背、死记的学科,孩子的记性不好是可以原谅的。由于这样的一些偏见,不仅给政治课教学带来很大的难处,也给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造成人为的障碍,89年春夏之交发生的动乱到暴乱,有那么多学生卷入进去,不就是思想教育被人们忽略了的反映吗?为此,做为政治教师,应该克服人们的偏见,理直气壮地站好思想教育被人们忽略了的反映吗?为此,做为政治教师,应该克服人们的偏见,理直气壮地站好思想政治教育这块领地,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为培养“四有”新人做出贡献。但是,如何才能吸引学生,使他们乐学政治呢?我认为:兴趣是重要的。

  因为兴趣,是点燃智慧的火花,是探索知识的动力,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说:“兴趣象柴,即可点燃,也可捣毁。”如果教学方法不当,学生对政治课的内容发生兴趣时,他们的思想就会活跃起来,记忆和思维的效果就会大大提高,反之,则把学习看成是精神负担,效果必然降低。为了激发学生乐学政治的兴趣,近年来,我有这样一些尝试,并取得较好的效果。

  一、根据学生实际,恰当地进行讨论或教学,培养学生知行统一的兴趣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现在的初中学生思想活跃,敢于提问题,发现问题,只不过,少数人能够回答而已,更多的学生则没有这种可能,从学生来讲,是满怀热情举手,不满,遗憾放下手;从老师来讲,有时看到一片“手林”,还真不知抽谁好,久而久之,则没有举手,而是在下面七嘴八舌讨论不休,有个别调皮蛋也趁此机会讲废话。课堂秩序不好,反而影响教学,针对这种现状,我认为既要保持良好的课堂纪录,又要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把思想教育与知识教育有机统一起来,则必须给他们有发言的机会,于是我采取讨论式教学方法,实践证明:通过平等坦率的讨论,由学生自己得出结论,与教材内容进行对照,达到融会贯通,既实现了学习理论和运用理论的目的,又可以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不受约束,并保持了学生的热情和课堂热情和课堂纪律良好。

  二、开展有趣的课外活动,吸引学生掌握知识,端正思想的兴趣

  初一学生年龄小、好动、好奇、自控能力差,为了把初一学生的这种特点引入到学习中去。使他们在充满乐趣中掌握知识。自觉接受思想教育。我开展了好几次课外活动。如讲“增强自律能力”这一课时,我事先调查了学生中自律能力不强的事例。又布置一些同学搜集自律强的榜样。搞了“自律使人优秀起来”的课堂讨论,学生们兴趣很浓,通过这次讨论会,同学们深深地被周总理、鲁迅、邱少云等榜样感染。为自己的自控力差而羞愧。懂得了自律使人优秀起来的真谛。明白了谁能增强自律,谁就能遨游在知识的海洋,就能展翅在科学蓝天。这样,不仅紧扣了教材,把枯燥的理论知识变成生活的体验。使学生在活动中懂得了道理,而且适应了青少年学生的特点,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符合教育规律,因而班上一改过去那种到校后胡追乱跑,学而不专,自控力差的现象,出现了严守课堂课堂纪律,2000级5班在期末的县统考中,考试成绩比中考有明显提高,名列年级前茅。

  三、改变考试方法,变学生的被动为主动,加深学生巩固知识的兴趣

  在2000级教学时,我了克服学生中的厌考情绪,我在学生中进行了自拟内容的单元考试尝试,以往的考试,都是老师出题考学生。现在由学生自已出题考同学。何乐而不为?学生们很感兴趣,其方法是:我根据课文单元的知识点,给他们画出粗略框架,如填空多少分……题出好后,写上出题评分,我再将评改后的卷子收起来核查,效果很不错。这种方法使学生的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在兴趣中巩固了所应掌握的知识,又使老师不纠缠于繁琐的出题、改卷;并且还解决了我校不准买卷子,印卷子也难的矛盾,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出题过程中,学生翻遍全书,来回考虑,他会的,等于又复习一遍,不会的,出题考别人。自己首先要做出标准答案,这也就会了。(起初,有个别差生做不来,后来经指导,能出题了。)通过这样的考试方法,学生印象特别深,不容易遗忘,班上许多学生对我讲,凡是他出过的题,记得很清楚,因此,在省毕业会考中,这年级我所教的班平均达到92.4分,优生率95%,合格率100%,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四、多形式教学引起学生新鲜感,激发学生爱上政治课的兴趣

  后来我接受了三个新班的教学工作,其中一个班的政治成绩在同年级中是最后一名,不及格人数也是最多的,但这个班又有它独特点:干部子女多,思维活跃,思想开放,自我意识强,逆反心理较重。喜欢标准立异,通过问卷调查,他们大多数人对政治课不感兴趣,认为没有什么学头,枯燥、无味,针对这种现状,我采取了多渠道、多形式的教学,如有时用商量的语气,有时用有趣的设疑阅读,有时又是启发式的引学生思考,有时又辅以讨论或教学,比赛式讲演,质疑问答等等,让学生经常觉得新鲜,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们不再讨厌上政治课,而是喜欢上政治课,很快,课堂纪律好转,学习兴趣盎然,学生的政治课成绩大幅度提高,本期中考,这个班的平均分由原来的72.2分提高到85.4分,及格率由原来的67%提高到90%,事实证明,只有当学生对所学的内容发生兴趣时,他们的思想才会活跃起来,记忆和思维的效果也明显提高。

  古人说:“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因此,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关系到教学的成功与否,只有当学生对其学习内容产生兴趣,才会乐意去学,才会去积极思维,才会受教育于轻松愉快之中,这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及提高教学质量,对培养:“四有”新人都是行之有效的。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高考政治主观题的解题思路》的教后反思    下一篇:浅谈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在初中思品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