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小学科学论文

科学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所属栏目: 小学科学论文  更新时间:2017-03-14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作者:薛红梅    来源:恩施教育科研网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乐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并领悟科学的本质”。显而易见,科学素养是科学教育的最主要目标,而科学素养中的科学情感、兴趣、科学能力的培养以及价值观的养成,学生不可能通过简单地记忆,模仿性操作而达到,必须通过亲历某些探究活动才能达到。如何在科学课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呢?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尝试:

  一、以学生为本,确立课堂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

  如何在课堂中做到以人为本?我想,不外乎从两个方面入手。一要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入手确立教学目标。学生非常喜欢上科学课,为什么呢?因为科学课上可以让他们学到很多感兴趣的科学知识,认识许多有趣的科学现象,掌握一些实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所以我们教师就应该从教材内容中去发掘出学生所感兴趣的问题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种“感兴趣的问题”大都是与学生实际相关的一些常识性的、有一定探究价值的生活知识或者是学生可以利用其来解答一些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技能,只有从这些问题引入课堂教学,才能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他们主动地、自行地进行学习和探究活动。二要从学生必需掌握的基本科学知识和基本科学方法入手确立教学目标。每一节科学课,都有要求学生必需知道或理解的一个基本科学知识和必需掌握或学会的一个基本科学方法。科学课堂教学质量要有提高,学生要在科学课上学有所得,我们科学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就必需要关注这两个“基本”,从这两个“基本”入手确立课堂教学目标,这样一节课才不会觉得无话可说,无实验可做,无知识可讲,才能让学生在主动学习的同时提高他们的科学基本素养,增强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加深他们对于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做到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切实提高课堂教育质量。

  二、开展的探究活动要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依据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巨大的满足感、兴奋感和自信心。好奇是孩子明显的心理特点,他们对周围任何事物都充满探索求知的渴望,并善于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老师应抓住孩子的好奇心理,由近及远,由浅入深地给予理解,满足孩子的求知欲望,并鼓励孩子多思考,多提问题,有意识的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儿童思维开阔、想象力丰富。对学生的一些超现实或异想天开的想法或问题要给予肯定和赞赏,最大限度地使学生获得满足感,树立自信心。在兴趣的形成过程中,更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起学生的探究活动,进而成为创新的动力。

  三、通过发散思维,创造独特性的特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讨论。如《各种各样的叶》一课,我给学生提供了两片不同植物的叶子,让学生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找出了形状、颜色、大小、叶脉、边缘、叶柄粗细等不同时老师启发学生,你还能用什么方法去找不同呢?学生找出了薄厚、品种、气味等不同。从看、闻、听、摸、尝等各种方面来观察叶子。鼓励学生想方设法来解决问题,从不同角度来看问题,在不断的讨论、思考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

  四、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使学生乐于探究

  科学课的学习内容不仅仅是教科书而是学生周围广阔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因此,教师应有这个认识,要充分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网络和各种媒体中的教学资源,将学生的探究活动置于广阔的背景之中,帮助他们不断扩展对周围世界科学现象的体验。

  总之,小学科学的教学活动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让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因此,科学教师要善于营造主动探究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掌握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不仅能使学生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而且还能促进学生科学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科学课评价之我见    下一篇:小学科学教育初探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