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计划总结 > 语文计划总结

课标视野下的语文教学实践与反思

所属栏目: 语文计划总结  更新时间:2019-10-2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由生命出发,经语文抵达——课标视野下的语文教学实践与反思

  文/王建

  尊敬的领导,各位老师:

  今天和大家交流的题目是《由生命出发,经语文抵达》。

  首先我想和大家一起回顾一下今年刚刚颁布即将在2018年8月实施的新《语文课程标准》。

  先看一下课标的基本理念:

  1、坚持立德树人,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2、推进语文课更深层次的改革,着力提高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3、响应时代的召唤,加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4、遵循时代性、基础性与选择性的统一,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

  不难看出,课标的基本理念是“着眼于人的发展”。

  再看一下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 :

  1、语言建构与运用    2、思维发展与提升

  3、审美鉴赏与创造    4、文化传承与理解

  以及围绕“核心素养”分设的12个课程目标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核心素养和课程目标的设置都是“指向人发展的必须”。还有《课标》中以“十五个任务群”形式出现的教学内容和主体多元的评价方式,都是立足现实,贴近学生生命。

  基于此,再结合自己的教学,我就想:课程视野下,我们的语文何为?

  我始终以为,贴近人性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符合人性的目标才是真正有价值的目标。无论潮流如何改变,无论教育的风向标指向哪里,守住人性最本质的需要,培植它,浇灌它,照耀它,引导它,成就它,语文教育的核心价值就能够得到体现,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也就能够得到生长,并最终开花结果,芬芳世界。

  就语文教育而言,我觉得:“尊重学生,依着语文学科,引导学生审美思考,发展学生生命”是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需要思考的命题。

  所以,我想带着学生由生命出发,经语文抵达。回顾这两三年的教学点滴,我做了以下的总结:

  整体性:以语文方式构建学习系统

  主体性:以课堂教学发展学生生命

  可测量性:以综合成绩完成阶段使命

  一、整体性:以语文方式构建学习系统

  面对新一届学生,我总是把高中三年的语文学习做一个整体性的规划试图以语文方式构建一个相对完整的学习系统。首先明确三年语文教育的愿景 ,即明确语文教育的总目标:准确而优雅地使用祖国语言,获得生命的发展 ;语文教育的具体目标:以生命为轴心赋予学生以丰富的感性经验、精准的理性认知、美好的知性素养;明确语文教学的主任务:教会学生读书与写作 ;明确语文教学的着力点:阅读与写作。

  其次是思考具体操作与实施的办法:即明确阅读教学依托;加强写作系列指导;辅助穿插思维训练等。

  在阅读教学中,我立足课内(教材+补充材料+考点) 结合课外(推荐读物、读诗、自由阅读) 。比如读诗,读诗是我每一届学生都是必须要做的,但论诗易,入心难。诗歌的阅读与写作,是个大而困难的命题,尤其高中阶段,由于思维渐趋理性、学业压力巨大等原因,学生渐渐远离了诗,没有接触过大量高品质的诗。但作为纯真的少年,他们原本与诗歌有着天然的亲近。在我看来,诗歌本是生活的常态,今天的语文课堂怎能辜负诗?

  这些年,我尝试诗歌的阅读和写作教学,利用课堂的零碎时间给学生介绍诗歌,一起朗读、拟标题、提问、续写、摹写,一起研究诗与散文、小说、绘画等不同艺术形式如何互相转化。

  由于时间关系,我和大家分享一个诗歌教学案例:

  静夜思变调——让古诗“动起来”

  李白的《静夜思》,这样一首孩子们从小就会背、熟悉到了不能再熟悉的唐诗,放到高中课堂,还能重新唤起新鲜感和诗意吗?

  熊秉明将其铺展成一首由八十个短章组成的长诗《静夜思变调》。这是其中第四章: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 望 望 明 明  月

  低头 思故 思故 思故乡

  床前月光

  疑地上霜

  举头明月

  低头思乡

  床前光

  地上霜

  望明月

  思故乡

  月光

  是霜

  望月

  思乡

  月

  霜

  望

  乡

  受《静夜思变调》启发,我在教学中作这样的尝试。李白《将进酒》的开篇素来为人称道: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如果拿掉“君不见”,变成: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力量上就削弱了很多。“君不见”相当于“你看!”是一个重拳式的提醒——浑浑噩噩的人生中,突然有人捶醒我们,让我们意识到时间无可挽回、永不停止的流逝。对此,我们痛彻心扉却又无可奈何,这正是穿越古今的永恒的生命之痛。

  继续压缩成:

  黄河之水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原来的诗句中,有广阔的、相互融合的时间与空间。删去“天上”与“高堂”,诗歌的空间感丧失了部分,气势上弱了很多。

  这样的比较后,我请学生将开篇压缩成七言,尽量多地保留原意。一般而言,压缩会减损诗意,可比照体会原诗的饱满淋漓之美;或许也会有出色的创造,与原诗构成一种有意味的对照。学生的改写如下:

  黄河奔流不复回,

  黄河入海不复回。

  镜中青丝暮成雪。

  朝之青丝暮成雪。

  镜悲青丝暮成雪。

  黄河倾海不复回

  青丝染尘(霜)冷似雪

  “倾”快而有力,“染”则慢,静,持久。“尘”暗示俗世纷扰,“霜”则暗示高洁之志。可借此琢磨古诗“炼字”的妙处。

  天水落海难回首

  青丝对镜忽白头

  “忽”传达出时间的“短”、情绪的“惊”,如换成“已”,则无此种情味。

  至此,汉语的简洁之美、含蓄之美、变幻之美,学生都印刻在心,甚至想要创造这样的美。

  在加强写作系列指导方面我依照写作规律把高中三年的作文教学大体做了三个层次的切分: 素养篇(贯穿三年) 、文体篇(高一、高二) 、过程篇(高三) 。具体如下:

  素养篇

  第一讲:读书札记:表达是最好的吸收方式

  第二讲:文字情人:徜徉在语言的美丽世界

  第三讲:素材卡片:积累珍贵的“半成品”

  第四讲:背诵积累:练好写作的童子功

  第五讲:模仿创新:从“入格”到“出格”

  第六讲:精微感觉:一种优良的心灵质地

  第七讲:深度思维:成为有智慧的思考着

  第八讲:感性文字:性情人生的生活标记

  第九讲:人生趣味:找到自己深爱的那个世界

  文体篇

  记叙类文本

  第十讲:    细节描写:于细微处见精神

  第十一讲:  物象的选择与运用

  第十二讲:  合成:介于写实与虚构间

  第十三讲:  向深处找寻生命的本相

  第十四讲:  美在情感流动间

  第十五讲:  写两例,不雷同

  议论类文本

  第十六讲:  追求思维的特质化发展

  第十七讲:  发现矛盾,走向议论的更深处

  第十八讲:  在比较中发现

  第十九讲:  学会具体分析

  第二十讲:  探因推果做分析

  第二十一讲:精巧由头:让文章更具有冲击力

  第二十二讲:形象说理:一种具象化的表达

  过程篇

  第二十三讲:审准题意:保稳冲高的前提

  第二十四讲:立意三阶:准确、深刻、独到

  第二十五讲:独家素材:一招鲜,吃遍天

  第二十六讲:切口小巧:运用行文的微雕艺术

  第二十七讲:化一为万:让素材与题目对接

  第二十八讲:脉络语句:确定行文的“路标”

  第二十九讲:首尾段落:关键部位的亮点打造

  第三十讲:  善于转化:迸发最佳的考场才情

  课堂教学,如果只关注书本上的知识,课堂会沉闷,知识会板结,思维会固定,所以在教学中经常辅助穿插思维训练。如面对生活现象的深层次思考、应景的小作文、随堂演练等。比如在引导学生对生活现象做深层次思考方面,与大家分享一个教学实例:

  一次课间,学生发书,捆书的绳子散落了一地。粗心的我不小心被绊了一下,差点摔倒,手上的备课资料掉在了地上。

  为了掩饰难堪,我极力控制自己的情绪。“不急不慢”地指着地上的绳子说:“绳子,让乱七八糟变得规规矩矩的是你。让儒雅镇定变得手忙脚乱的也是你,你是地地道道的‘多面手’!”

  全班学生笑得前仰后合,接着又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我灵机一动,不如就让大家以“绳子”为对象,说一句话。

  “只说一句话?不是800字?”

  “对,王某一言。驷马难追!”

  原本沉闷的课堂一下子就生动起来,大家争相发言,并说出了许多好句子。譬如:

  ① 绳子 ,你结实的程度往往不取决于长度,而是取决于粗度。

  ② 绳子,乐观的人用你攀援着找到生命的出口,悲观的人拴个套将自己吊死。

  ……

  其中一位同学的话让我至今难忘:

  “绳子,当你束缚别人时,自己也被束缚了!”

  从这里可以看出,我们的学生很多情况下是可以走向思维的高点的,只是要做适当的引导。引导得当,学生在思维深处就会掀起风暴,就会对自己的写作有帮助,特别有助于写作兴趣的提高。

  二、主体性:明确主体性,以课堂教学发展学生生命。

  新《课标》要求我们的教学要面向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指导并参与研究。所以我以为,现在的语文教学一定要明确两个大的问题:学生在哪 ,教师在哪。具体就是说,在实施课堂教学时,我们教师要明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知道学生在哪儿,要带着学生去哪儿,怎样用最适合学生的方法到达目的地。比如我在教学《陈情表》一课时候,有下面的教学现场,我把它整理成课例。

  真情难掩怖惧

  ——《陈情表》课堂实录及反思

  【课堂实录】

  一、从言语形式入手,体会作者倾诉衷肠之文字

  师:上节课我和大家一起学习《陈情表》中“陈”的艺术,感受了作者那颗拳拳之心。我让大家课后回去再读两遍文本,然后记录一下自己的感受。下面请大家说一下自己读过文章之后的真实感受。

  生:老师,我觉得读了几次之后,心情很压抑。我觉得李密这样的日子也过得太窝囊了,要是我宁愿不要这样的生活。

  师:快人快语,还有个性。窝囊,为什么这么说?

  生:你看,课上你带领我们分析了李密“陈”的艺术和“情”的真挚,但我总觉得这不像一个男子的作风,倒像一个可怜巴巴的妇人。

  生:我觉得也是,生活太小心翼翼了,一点也不干脆。(很多同学附和着)

  师:(笑),你们的感觉很细致,但老师还想知道你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既然你们说不干脆,那么怎么样才能干脆些?

  生:语言可以简练一些,这样是不是就好点了。

  生:对语言精炼一点,就不至于很罗嗦,挑选几点重要的说就更有力量了。

  师:也就是大家基本觉得他的语言从外在的形式来看,太冗长,不凝练。那这样吧,我们能不能来做一次尝试,干脆凝练一把,精简一下这篇“表”,并试着用心思考一下李密不干脆的原因。

  师:文本大家已经很熟悉了,老师想请大家再次浏览本文,思考:这篇《陈情表》如果只允许说一句话,你们认为作者应当说什么?并简要说明理由。

  生:“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这一句表明李密不是不想尽节,而是祖母时日已不多,需要报养,所以请晋武帝能允许其暂时不就职。

  师:这一句可以吗?

  (生点头,可以。)

  师:嗯,如果允许说第二句话呢?你会说什么呢?

  生:“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因为,第一句说祖母已经96岁了,在这里在顺着补充一下96岁的祖母的身体现状,加重说明一下情况迫切。

  师:很好,有一定的逻辑,也有进一步强调的意味。那如果允许说第三句话呢?

  生:“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师:这又怎么理解?

  生:上一句说祖母的身体状态不好,这里又强调了一天比一天重,就为自己留下来找到一个更好的理由。

  生:还有一点就是表明自己的心志:也很想快点就职。

  师:也就是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了。如果允许说第四句话呢?

  生:“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因为,要是再继续说自己在家照顾祖母的必要性,就会显得很自我,而且理由也不够厚重。这一句话其实就是想告诉皇帝,我这样说和您的“以孝治天下”是一致的。这样,皇帝的心理就会舒缓很多,因为皇帝意识到李密还是很关注自己的治国思路的。

  师:李密并不是一味诉说自己的辛苦,更是关注对方的心思。你说得很好。要再给一句话的机会呢?

  生:“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卒保余年。”直接表明自己想法。

  生:我觉得说“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比较好,在皇帝心里放松的时候,再一次强调一下,对方容易接受,达到自己的效果。

  师:你能很好地把握对方心理。那如果还让你说一句呢?

  生:(沉思片刻)可以了吧,这些已经从“情和理”两方面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且也很巧妙。

  二、从言语内容关照,探寻作者内心历程之密码

  师:好,按照你们的说法,只要5句话就足以表达文章的内容,而其余的话是可说可不说的?

  生:是的。其余的那些话,我觉得有些地方说的是过了头的话,有些夸张,有些失真。

  师:失真,夸张!怎么讲?

  生:老师我先问您一问题,你会对你的上司,或者就是愿意和校长说你的很隐私的话题吗?

  师:(摇头)估计一般不太会。

  生:老师您看,李密在文中讲的那些话表面上看是“肺腑之言”,言之凿凿,语重心长。但他有很多话是人在正常状态下不好意思说的。比如:“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这些地方涉及到个人隐私,尤其是一个男子,更应该是羞于启齿。

  师:好,你回答问题,能从常态的生活经验入手,这一点很不错。你读文本读得很巧妙,用自己的生活体验来揣摩文本,很棒。我刚才注意你说的一句话“正常状态下不好意思说”,按照你的这个说法,我能不能这样理解:彼时的李密是在一种不正常的状态下,或者不自然的状态下说了这些话?

  生:是啊,一个人在正常的生活状态下一定不会向别人这么赤裸裸的坦言自己的隐私,特别是那个时候,这关于一个知识分子的人格与尊严。我感觉李密有点不太注意自己的人格。

  师:不太注意自己的人格?

  生:不是,就是我总觉得从人格上说,李密应该很憋屈。

  师:那我按照你的思路,给你概括一下,你看是否恰当?我认为这里是李密用降低自己人格的方式去求全,这其实就是变相失真。

  生:对的,我就是这个意思。

  师:你说得很深刻,从人格角度来关注文本。我在你们的引导下也受到很大的启发。那我们有没有想过,李密为什么会不自然,会降低人格去求全呢?

  生:我想这里有一种“强调”的意味。反复强调自己不是不想做官,而是客观条件实在不允许,让晋武帝相信。

  生:我感觉李密是害怕,害怕“陈情”失败,所以才把自己那些难以启齿的悲惨遭遇都向晋武帝陈述,以期打动晋武帝。

  师:你能具体说说吗?其余同学可以补充。

  生:晋时期,官场险恶,人人自危。他害怕说服不了晋武帝,不但不能“辞不就职”,结果还惹来杀身之祸。

  师:你从大环境上来看的,还有呢?

  生:古代的士人都是很重节操的,儒家思想讲究“忠君”,想必李密也不能例外。

  师:是的,在这里,作为前朝的旧臣,应诏不应诏都有风险,李密还是有些害怕的,一个关乎生命,一个关乎道德。李密正是在这种两难的政治处境中“陈情”的。他选择避开两极,有限地拒绝,保持观望。其实李密这是退一步的务实做法,也是人类求生本能下的“必然的选择”。这让我想到最近看到的一句话:“中国历代专制皇朝的政治结构,从本质上看是建立在缺乏人权安全的人际关系之中的。人在这种险恶的环境下必须用尽心机才能保护自身的安全。”不知道大家能不能理解。

  (很多学生纷纷点头)

  三、从言语旨归深入,触摸作者真情怖惧之灵魂

  师:说到这里,我们应该很能理解李密为何如此表述,我找一位同学再来朗读一下这篇文章,大家再次感受一下作者心中的那种错综复杂之情。

  (学生朗读)。

  师:这位同学读得很用情,带着我们一起去体会作者那份复杂的情感。老师突然发现文本中有一句话很能表现作者彼时的心情状态,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一起来找找看是那一句?

  生:老师,我找到了。“谨拜表以闻。”

  师:怎么说?

  生:这句话说出了作者写作时的谨慎小心的状态。

  生:老师,这一句话还不是很充足地说明作者当时心态与状态。

  师:那你觉得,应该是?

  生:我觉得还有这句话的前半句,就是“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师:哦!大家同意吗?

  部分学生点头

  师:那你能给我们大家解释一下为什么是这句话。

  生:我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作者怀着犬马一样的恐惧之情,是恐惧而谨慎地写下这篇文章,非常形象反应了他自己的真实状态。所以,我理解李密的“真情”其实是在写这篇表的时候被唤醒了的,怖惧才是他当时内心最真切的写照。所以他要想办法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让自己的那种怖惧之情有所缓解,也就难免啰嗦一些。

  (同学们不约而同鼓掌)

  师:你讲得真深刻!老师也觉得这句话传达出作者最真实的心情,也形象地写出了作者当时的状态。通观全篇那些多说的话,其实就是作者的“犬马怖惧之情”的外现。也就是说这篇课文表达的正是“犬马怖惧”之下的“真情”,或者是真情之下的“犬马怖惧”。

  生:其实李密这种表达,本身就是一种示弱,这也能让晋武帝在看到文章时候,心理产生一种满足感,就是被别人重视、尊重的满足感。

  师:对,你真细致,又一次从生活体验入手,深刻地去揣摩人物的心态,而且把握地比较准确,很不错。读懂这篇课文,抓住两点,“真情”是核心,“怖惧”是关键,缺一不可。(同学们点头)说了那么多,所以大家觉得不干脆,李密活得很窝囊。他想吗?不想。这是因为什么啊?

  生:因为当时的社会环境吧。

  师:怎么说呢?

  生:我想是古代专制极权已经深入作者内心,作者是于过去于当时很害怕落下不忠的罪名。这种专制会使人被压制,最终扭曲。

  师:对,你有很清醒的认识。所有残酷专制的开端,大概就从剥夺普通人的正常感受开始。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里,“焚书坑儒”、八股取士、文字狱等组成的文化专制统治,深深地禁锢和钳制知识分子的思想,让很多知识分子不得不降低自己的人格去迎合统治者,小心而又谨慎地挣扎在帝王身侧。对于李密而言,他只能那样选择,《陈情表》只能那样写。它的背后分明站着一个最委屈、最卑微的灵魂,它所展现的是在强权面前一个微小生命的痛苦与无奈。所以,我希望大家能在自己的生命中认识到舒展的幸福,以后应该怎样去生活。

  最后大家一起读一读这篇文章,再次感受作者的内心。

  从此课例不难看出,从学生的问题出发,真实的发生教学,与学生一起探讨,学生才能实实在在的收获。这也是我一直追求的课堂教学。

  著名社会学家潘光旦先生曾说:“真正的教育,只有八个字的假定——顺其自然,因其固有。不顺其自然是戕害,不因其固有则徒然。”所以我们要依着学生的天性与生命本色去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课堂。

  以学生为主体的口号往往成为许多教师逃避设计课堂教学的借口,事实上所有课中的提问设计、背景铺设、相机诱导及活动设计,都需要教师的文化底蕴、生命积淀和教学智慧。所有的教学原理都必须贯注于技术层面,体现为操作层面,最终落实或呈现为技巧层面,这个技巧层面,就代表了教师的个人风格。

  真正尊重主体的教学,需要教师将自己也变成教学共同体中的一员,并成为一个有智慧有力量的主导(而非完全置身事外)。而通过充分而有价值的互动,主体、主导都将处于一种生长的状态,新的认识和领悟会不断涌现,形成一种生生不息的场效应。

  为此,我也经常做以下反思:

  教学之中,我在意的是谁? 我的问题,学生应该回答吗? 课文解读,是从学生的立场出发的吗? 如此活动,学生真的需要吗? 我的目的,真的是为了学生吗? 我的教学,对学生有用吗?

  总之,依学生年龄特点,依学生个性追求,依学生的认知基础,而设计、组织、开展活动,即是自然的,是符合《课标》理念,也定是有效的。手段,永远不是目的。康德说:“人是目的。”的确,目的,必须在学生,在学生的生命发展。

  三、可测量性:以学科成绩完成阶段使命

  《课标》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的评价,也就是说我们的教学要有一个测量标准,方式可以多样,方法也要适切。就像我现在的高三教学,必须要关注教学的可测量性。因为,面对现实谁也无法逃过社会、家长、学校的重重关卡。怎么办,此时的语文教育怎么办?我以为,“注重学生未来发展”要与“关注学生眼前利益”相结合。“注重学生未来发展”,是课堂的愿景;“关注学生眼前利益”,是课堂的目标。

  为学生未来成长服务,为学生终身发展负责,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和最终目的。英国哲学家赫伯特·斯宾塞说得则比较具体:“教育的目的任务,就是为我们完满的生活做准备。”如果说“注重未来发展”是对过程的正视,那么“关注眼前利益”则是对结果的重视。因为无论如何,教育教学还要面对当今社会现实。仰望星空和脚踏实地,并不矛盾。一雅一俗,一长一短,一虚一实,应在现实中结合。毕竟现实中的你我,难逃红尘。尤其是当成绩成为教育、成为社会衡量“人才”的重要甚至是唯一指标时,课堂更应出成绩。领导两眼盯着,学校焦急催着,家长急切盼着,社会急躁地等着。无成绩,岂可?新时期有种说法是:“没有分数,今天过不了关;只有分数,明天依然过不了关。”著名特级教师黄厚江也曾说:“做教师不会对付考试是不称职的,做教师只会对付考试是很可伶的,做教师只会做练习对付考试是很愚蠢的。”

  为此,我在语文教学中,一直在做着以下几件事:

  1、落实学生阅读成长反思

  2、促进学生创作开花结果

  3、着眼学生分数稳步提高

  最近几年,我特别重视孩子的阅读反思,因为我觉得这样,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有提高,又切实地收获,提升自己的阅读质量,丰富自己生命内涵。比如:前不久我和学生一起复习考点“小说阅读”之后,我让大家回去之后写一个复习反思。我细读了学生交上来的总结,结果发现,不少学生己经自觉地“跳出了分数”看问题,谈到了自己“知识储备”之外的一些素养。

  现选举一例:

  生:读小说,就是看人生。脑海中要浮现小说中描绘的生活场景。小说中的人物仿佛就在我们的身边,他们哭着、笑着……欣赏小说就如同品味人生,要站在人性高度,揣摩角色内心,把握人物性格,才能真正领会其内涵。如小说《提琴》(〔美国〕保·琼斯)结尾,主人公小玛丽与父亲对话时,父亲一面回答,一面避开她的目光。此时的父亲内心是复杂的。他猜想女儿己经知道了提琴的真相,他赞许女儿长大了,即使知道真相,也不点破,维护了妈妈心中希望的做法;但又为女儿从此会过早承担家庭负担而感到不安。当时我做这道题时,我答出了父亲猜想女儿知道真相这一点,但没有分析出父亲不安的真实原因,甚至认为父亲做了亏心事。分数就在不经意问溜走了。分析小说要站在人性的角度去分析,本着高尚的心灵揣摩人物就会品悟出一般人体会不到的东西。我没有达到人性的高度,未能完全理解作为父亲的心意。由此想到,平日里父亲对自己的种种关心,往往不会加以体察和理解,所以对小说中父亲的理解不到位,也是情理之中的了……

  由此可以看出,学生谈到了“人性”的问题。这己经暗合了长期困扰我、令我长久思索的问题。现在,我觉得更迫切、更有理由提出这样的观点:其实,要做好小说文本阅读题,不仅仅要有知识的储备,更要有文化、道德、品行等方面的修养,也就是要有“人性”的光辉!如此思考,对我以后的教学也有很大的帮助,实现教学相长。

  在促进学生创作方面,我努力让他们开花结果。也就是让孩子自己写作的文章,能发表,能有收获,这样就可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爱上写作。近三年来,指导学生在各级刊物上发表文章40多篇,相关孩子收获很大,也带动其他学生的写作热情。

  高三教学,躲不过分数的提高,在着眼学生分数稳步提高的高三教学中,我注重学生答案的精准程度。指导学生跨过“从会到对”的一步之遥。具体到课堂,我让学生写答案,对照答案找到不足;参考其他学生,矫正自己的错误;学会思考,把握得分点,学会判断,琢磨自己的答案进而整体提高自己做题的准确度。

  卡尔维诺在《看不见的城市》中说:“只要有人仅仅为快乐而做什么事情,而他的快乐能够变成他人的快乐,就足够了:那时,所有的空间、高度和距离都变了,城市也变了,变成水晶的,像蜻蜓般透明。但是,这一切必须是偶然发生的,不能看得太重,不能想着正在完成什么决定性动作,要意识到旧的马洛奇亚随时可能回来,把石屋顶、蜘蛛网和发霉的东西统统重新压在人们的头上。”

  现实的教育可能会让我们语文老师尴尬,但这正是我们教育的魅力所在,所以我觉得做一个“浪漫的现实主义者”会幸福很多。

  【点评人:李玉敏】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王老师的讲座围绕三个主题展开,分别是:以语文的方式构建学习系统,以课堂教学发展学生生命,以综合成绩完成阶段使命。

  在刚才的40分钟里,王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他真切的思考,鲜活的实践,也讲述了在他的语文教育生活中,与学生们一起,共同经历的一些故事。这些故事令我们觉得温暖,让我们找到教学勇气和信心。和在座各位一样,我深受感动和鼓舞。

  寒假里,我还做了一件事,我从中国知网上,下载了王建老师历年来发表的论文共29篇。这是王老师发表论文的一些情况。(PPT)通读这些论文之后,再联系王老师今天的发言,我有许多的感慨和心得,最想说的一句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更高境界是形成教师个人的教育哲学。

  教育是成人的活动,成人的本质是精神成人,教育哲学所要回答的基本问题就是:教育如何引导人朝向优良的人性。

  王建老师在文章中这样写道:

  ——教育教学应该内置于学生的发展。

  ——构建生命力课堂是每一个语文老师的追求。

  ——要让语文课堂神采飞扬。

  ——变“以术驭教”为“以道驭教”,这是方向,亦是语文教育的出路。

  ——语文课应在倾听文本中实现心灵对话

  ……    ……

  从这些思考以及相关的一些实践中,我们感到,王老师执着地追求教育理想,他的教育观念中,已经蕴含了对知识的理解、对学生的理解、对课堂的理解,正是在这样的思考与实践中,王建老师正在建构着主体互动的师生关系,同时,塑造着自我的教育形象。

  英国著名教育家斯宾塞曾说过:真正的教育只有真正的哲学家才能实施。如何形成个人的教育哲学呢?王老师曾写过一篇文章,题为《我对教师成长的一些随想》,文中有这样一些建议:

  1. 建设对一些大问题的基本看法,如宇宙、哲学、宗教、人性、人生等。

  2. 对那些为数不多的“最伟大的教师”应有同情和了解,尽量了解其时代、生活、思想,如苏格拉底、孔子等。

  3. 对教育理论与教育史的涉及与关注。

  4. 对于国际同行的关注。

  这些建议,我个人获益匪浅,相信对于我们许多年轻的老师,也有启迪和帮助。

  如果一定要说一些建议的话,我在想,王建老师刚才说的四点之外,是不是还可以加上这样一些内容:

  比如:

  1. 继续关注课例研究,引领学生转变学习方式。

  2. 继续拓宽课程视野,积极开发语文课程资源。

  3. 继续发挥带头作用,引领青年教师共同发展。

  这三点建议,供王老师参考。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七年级语文备课组计划    下一篇:低年级生字教学的反思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