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美术论文

小学美术绘本教学

所属栏目: 美术论文  更新时间:2020-02-07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一、绘本的特征绘本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深受儿童喜爱的读物,是因为它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征。第一,绘本以图画来叙述逻辑性很紧密的故事情节。在绘本中,图画是灵魂,是推动故事情节向前发展的介质,如果图画不具备这一属性,那么它就没有生命力。同时绘本的图画还具有紧密的逻辑性,读者可以比较容易地根据画面来理解情节。第二,绘本以图为主,文字少而精炼。在绘本中,图画的地位远超过文字,它是整个读物的主体。这种主体性体现在即使书中没有文字,读者也能够读懂故事情节。绘本中的文字具有字数少、语句凝练的特点,它在书中往往起到与图画共同叙事的作用,使故事更加连贯。第三,绘本的内容富有趣味性和教育性,并且能够呈现多元文化。最早的绘本就是根据儿童的特点来设计的,所以它的主题、形式等都体现出趣味性。同时,在这种趣味性的背后,往往蕴含着一定的道理,也即人们所说的教育性。除此之外,绘本还能够给儿童带来多元文化体验,这是因为绘本原本就是外来文化,其中融合了许多国家的文化、价值观、民俗风情等内容。

  二、将绘本融入小学美术教学绘本融入小学美术教学需要经历以下几个环节。第一,筛选资源。绘本资源与美术教学资源之间并不等同,甚至还具有很多的差异性,所以在把绘本融入小学美术课堂之前,首先要将其转换为美术教学资源。所谓美术教学资源是指一切有助于完成教学、达成美术教学目标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总和。根据这一点,以图为主的绘本资源就可以纳入美术教学资源的范围。然而,即使是绘本资源,也需要经过进一步的筛选才能够作为美术教学资源。对此,有学者认为,绘本资源需要经历以下几道筛选程序:首先,绘本资源要符合教育哲学,即要有利于实现教育的理想;其次,绘本资源要与学习理论相一致,即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最后,绘本资源要与教学理论相适应,即要与教师的实际教学水平相适应。第二,融入教学。绘本融入小学美术教学的模式有三种:“启发—总结式”“临摹—创作式”“主题—探究—合作式”。下面做具体的分析。首先“,启发—总结式”。这是基于启发式教育理念而提出的一种教学模式构建方法,它主要是利用绘本中有趣的内容,从内容中挖掘出问题并将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来思考。而学生在思考的过程当中,能够发现解决问题的思路与规律,并充分发挥创造性。小学美术教学最大的一个弊端就是学生的创造性受到限制,而将绘本融入教学中之后,可以有效改变这种局面。其次“,临摹—创作式”。这是基于提高学生造型表现力的教学目标而提出的一种教学模式构建方法。学生的造型表现力是美术学习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是美术技能的体现方式。把绘本融入美术教学中,从绘本中提炼出能够实现“提高造型表现力”这一目标的美术语言,之后再通过临摹和创作这两种方式把比较枯燥的美术知识转化为生动的绘本情节。最后,“主题—探究—合作式”。它是基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这一教学目标而提出的教学模式建构方法。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自主探究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美术表达能力等,而这些能力都可以通过融入绘本而得到。在这个融入的过程中,教师将一定的学习主题抛给学生,让学生组织团队,并自主进行实地调查、资料搜集等活动,最后再合作完成绘本作品。这种包含主题,探究、合作的教学模式,既能体现出绘本在其中的作用,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对艺术和生活的热爱,可谓美育和情感教育并存。

  绘本融入小学美术教学是教学多样化发展的生动体现,是教学改革的一项成果。尽管这种新的模式建构尚没有发展成熟,但是它的优点已经得到凸显。所以,一线教师要积极参与到绘本融入小学美术教学的研究中来,使绘本教学模式的实施更符合教育规律。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小学美术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分析    下一篇:小学美术互动式教学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