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美术论文

运用鲜活理念,创建灵动课堂

所属栏目: 美术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美术课堂是一个灵动的课堂,是一个创造的课堂。但是创造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呼之即来,挥之即去,它更需要一定的载体,就像鸟儿有了翅膀才能一飞冲天。那么,创造的“翅膀”在哪里呢?让我们到低年级的美术课堂中去寻求答案!
一、情境预设——创造萌芽的地方
  心理学表明:凡是儿童感兴趣的事物或活动,儿童会作出更多的投入并能使能力得到更多的锻炼。而良好的学习情境,能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增强学习动机的驱动,促进学生从事创造性活动。特别是教学活动一开始,含蓄而富有神秘感的情境预设是引人入胜、激发孩子创造潜能的关键。
  一年级《美丽的大自然》,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大自然、探索宇宙奥秘的途径。孩子们常常会问:“太阳为什么会发光?星星为什么会眨眼睛?天空中美丽的彩虹从哪里来?”这些都是吸引孩子们的话题。在设计这些课时,在追求科学真理的同时更要关注到孩子的需求与接受水平。单纯枯燥的科学现象与知识会埋没孩子的想象力。
  所以,在设计《太阳》一课时,我预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到太阳王国去旅行,每个环节的设置都在这个情境中展开。在音乐声中,我把太阳头饰分发给每个孩子,然后说:“瞧,我用魔法把你们都变成太阳王国的成员了。太阳王国里到底有什么新鲜事儿,让我们一起去瞧瞧吧!”在接下来的看科普片“走向太阳”这一环节前,我说:“瞧,我们正乘上宇宙飞船前往太阳王国呢!”接着我讲了一个关于太阳的童话故事,在故事里有可爱的太阳娃娃,慈爱的太阳公公……。小朋友们听得入了神,然后我请同学们想象在这样一个太阳王国里,新的一天又开始了……同学们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职业或身份,用动作语言表现自己的活动。最后在自己的太阳头饰上画出能反映自己此刻心情的表情。学生们情绪高涨,添画的表情是我始料未及的。
二、尊重个性——创造生根的地方
  美国一位著名的美术教育家说过:“美术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是发展儿童运用自己的技巧创造作品的能力,而不必用他人规定的模式或方法。”因此,美术课堂上应“以学生为中心”,提倡“个性化、人性化”。       在设计《水墨游戏》一课时,对于初用毛笔的孩子来说,毛笔运用起来远不如油画棒或蜡笔、水彩笔来得顺畅。但是在孩子们欣赏了几幅名家画作以后,他们对水墨画就有了自己的认识,有几位同学一改拿毛笔蘸墨的传统方法,直接将墨滴在纸上,用吸管吹制。顺着吸管吹出的气,墨滴在纸上散开成放射状,犹如梅枝傲霜挺拔,栩栩如生。受其启发,他们用手直接蘸取颜料点制梅花。一点、两点、三点……一朵朵梅花瞬间开放在枝头,异常艳丽夺目。按传统的教学,我一定会制止学生的“胡来”,但是眼前他们都是有思想、有个性的创造者,他们的杰作展露了他们非凡的创造力和勇于开拓的精神,没有比这更让人值得珍惜的了。
在一次名为《未来的房子》创作想象课上,有许多同学都用纸盒造起了“未来的房子”。可这时,有一位同学手举着他的作品跑上来,大声地告诉我这是我们的奥体场馆。顷刻,所有的目光都投注到这里,虽然他的作品十分毛糙,但所有的同学都说“真像、真像”,观察地特别带劲。因为是身边的事物,同学们似乎更有兴趣参与评价。我大加赞赏了这位同学的表现,并告诉他们,我们的身边有许多美的东西值得表现,例如妈妈的某一次微笑;小弟弟憨态可掬的走路;路人的表情……并给同学欣赏了几幅反映生活镜头的画面,还举了柯达胶卷广告的例子——“柯达一刻”的精彩就在于瞬间的美丽。生活给予我们很多欣赏的机会,我真心希望我们的孩子能抓住生活的每一次精彩。
  儿童画是儿童心灵的写照,作为教师,我们不应该束缚他们的想象力,因为想象力比知识重要,杰出的想象力会引领孩子们进入创造性思维的境界。
三、意味延伸——创造飞扬的地方
  有了好的开端没有好的结尾就如虎头蛇尾,所以在课的结尾时若能抓其一堂课的精髓,巧妙地延伸开去,来个意味深长,“余音缭绕”,也可能再次激起学生创造的欲望。
  我曾听过这么一堂课——《会变的云朵》,在经历了“白云飘飘、乌云飘飘、彩云飘飘”的变化后,课已接近尾声,教学目标也看似完满结束。可教师话锋一转,说:“让我们来看则录像!”接着播放了我国某山区一所小学学生上课时听到雷声跑到操场接水的场景。画面定格在孩子们手拿大瓷碗,仰头望天的那一刻,这样的画面对我来说着实是一种震撼。教师的眼睛扫视全班后,缓缓抛出一个话题:“孩子们,他们在等待什么?如果你们是那一片片云朵,你能为他们做些什么?”课到这里嘎然而止,留下一个个若有所思的身影。虽然课是结束了,但孩子们的思考并没有停止。这样的结束是一种延伸,一种感情的升华,更是学生再创造的开始。  再如《我的梦想》一课,本课的作业内容是请学生用笔画出自己的梦想。我在课堂延伸时结合我校的“我为校园文化建设献计策”金点子活动,请学生用画笔将自己的金点子表现出来,并这样激励学生:“如果你的金点子被采纳,你就拥有一只和小马良一样的神笔了!让我们一起拿起神笔为学校建设描绘蓝图吧!你的神笔一定会让我们的校园更有魅力。”学生都非常兴奋,因为“神笔”就在自己手中,他们的创作热情被再次唤起。
  正如留美博士黄全愈说:“正像人的创造力不能从老师那里传给学生一样,创造力是潜伏在人的生理和心理层面的特质,也是无法从A传到B的。”是的,“创造”不是知识,教师无法传授。而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他们缺少的不是创造的能力,而是创造的空间。给创造加上“翅膀”,就是给孩子提供一个又一个创造的机会;给创造加上“翅膀”,更是给孩子一个承载梦想和智慧的天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美术教学 “火”一把情境教学    下一篇:美术教学中社会美的渗透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