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道德与法治论文

中学政治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探索与实践

所属栏目: 道德与法治论文  更新时间:2020-02-17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摘 要】:课堂教学是教育的主要形式,在中学政治教学中以学习课本和课本中知识性内容为主。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和意义,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从而唤起他们追求真理,向往崇高,探索未来的热情。

  【关键词】:主体性 激发学习 目标导向 和谐 疏导

  课堂教学是教育的主要形式,也是发挥学生主体性的主要渠道。学生知识的获得,健康身心的培养,卓越智能的形成,虽然离不开教师的启发,点拨,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教师的教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主体性是人作为主体时的本质特征,具体表现为人的自主性、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长期以来,学校教育特别是课堂教学忽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主要表现:其一,教学以应试为终极目标,课堂以学习课本和课本中知识性内容为主,无视学生自身多方面的学习需要和学习潜能。其二,教学方法上缺乏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教学设计,课堂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缺少主动参与的机会,缺乏积极的探究精神和创造热情,学习成为被迫、被动的状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就是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和人格,培养其主体意识和能力,使他们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不仅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成为素质全面,人格完善,开拓进取,自我发展的一代新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也是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那么,教学中怎样才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呢?

  一、 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和意义,激发学习的主体性

  很多学生认为,政治是一门枯燥无味的学科,学了之后又没有多大实用价值。老师讲条条,学生背条条,最后还是考条条,用不着花过多的时间听课和研究。针对学生思想上存在的认识问题,我给学生讲学习政治的目的意义在于:“明知、明理、辨非、辨向”。明知,即懂得马克思主义有关政治学科中的基本观点,基本理论。如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等。明理,即明白道理。如为什么做一个合格的高中生?怎样做一个合格的高中生?等等道理。辨非,即通过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科基础知识和运用懂得的道理,去判断自己或他人的所作所为是否正确,从而形成辨别是非,分清黑白的能力。辨向,即学生在辨别是非的基础上,明确自己今年前进的方向,所走的道路,以及所奋斗的目标。通过教育,绝大多数同学都发挥了学习思想政治课的主动性,积极性。

  二、利用学习目标为导向,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实现课堂教学的优化,提高课堂效益,必须以学习目标为导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习目标,就是依据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要求,从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拟出单元课时内学生应该达到的知识水平,能力层次和思想觉悟等方面的要求。让学生明确本单元,本课时所学的知识,应该掌握哪些问题?怎样去掌握这些问题等。使师生的双边活动思路明了清晰,减少教与学的盲目性。

  这样,就改变了过去在课堂上教师讲得茫然,学生听得茫然,课后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掌握起来仍是茫然的传统教学法,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了主动学习。

  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促使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课堂气氛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作用形成的一种情绪状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学生对学习的投入程度。有利于发展学生主体性的课堂气氛应该是和谐的。因为,学生同教师之间不但年龄上有差异,在心理上也有一条鸿沟。如果教师不主动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关系,沟通心理,就会造成学习上的被动。只有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学生对老师感到亲切,勇于独立思考问题,勇于与老师交流,敢于无顾虑地质疑问题。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通过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我所教班级的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基本能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同老师一起完成任务。

  四、发掘教材与实际结合点中的教育因素,激发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教材是师生教与学的依据, 而政治课教学的生命力在于理论联系实际。以往教师对教材的钻研主要停留在对知识内容,部分能力要求的把握上,教学设计是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而忽略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更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教育因素,如思想教育、审美教育、创造教育因素等,这些因素的发掘利用不仅有利于学科知识的学习,更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进一步发挥。如我利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绕开联合国,无视国际法的基本准则,而对一个主权国家——南联盟进行狂轰烂炸,乃至我驻南使馆也被炸和我国人员伤亡的事例教育学生,使他们既了解到了世界并不太平,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仍然存在,又加深了学生对教材上联合国宪章和原则的理解和掌握。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对学生进行教育,不但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且还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动力及克服困难和挫折的毅力。

  五、采取正面疏导的方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现代高中生思想活跃, 反应机敏。他们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不仅看到了国内的情况,而且也了解到了一些国际情况。同时,他们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不成熟的阶段,有时还出现错误的想法和过急的做法。针对这些情况,我在教学中采取了正确的引导,帮助他们正视社会的不良现象和他人的不足之处;引导他们用辨证的历史的观点和方法去分析事物的现象与本质,得出正确的结论。如:我在给学生讲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时候充分利用大庆油田管理处的王启明和成都公安战线的刘辉等党员于部为了祖国的利益,为了人民的利益以身作则,奉献自己的一切,乃至生命的事例教育学生,让他们明白党的主流和本质是好的,腐败是少数现象,是支流。这样既使学生分清了是非,又受到了深刻的教育,从而发挥了他们学习的主体性。总之,教师要取得教育教学的成功,就必须深入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联系社会生活中的实际,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从而唤起他们追求真理,向往崇高,探索未来的热情。

  河北省曲周县教师进修学校附属中学  杜书章来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让“评价之舟”在学海里推波助澜    下一篇: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