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音乐论文

浅谈小学唱歌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方法

所属栏目: 音乐论文  更新时间:2021-02-04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唱歌教学历来是学校音乐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良好的唱歌教学对于实现音乐教育的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一年音乐研训教师的一路走来,听过数节音乐课,以及自己在教育一线13年的教学中发现应当把学校的唱歌教学作为新时期课程改革背景下音乐课程实施的主要内容,我们应从学科建设、课程建设、学生的发展角度进行深层次的探索与思考,以使广大音乐教师通过加强唱歌教学理论的认识与学习,在教学实践中寻找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让音乐课堂更有活力,让全体学生更易接受,让音乐新课程的实施更有效,让学生的审美情趣、创美意识得以真正培养。现分析几点如下:

  一、音乐新课程改革进程中唱歌教学出现的突出问题

  目前,音乐课堂最为突出的现象就是大量的音乐课等同于音乐欣赏课,把课程标准中所强调的“培养审美情趣”等同于欣赏。以为“审美”,就是听听、议议别人的作品,以为只要采用多元、综合的手段,就能让学生获得审美体验。这样的现象和认识,在唱歌教学中产生了如下问题:学生的唱歌能力退化了(只听不唱);学生喜欢的歌少了(经典与通俗比例失衡);属于青少年特有的歌声没有了(综合问题)。

  现象一:唱歌教学边缘化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教学方式和理念的推陈出新,音乐教师扭转了“音乐课即唱歌课”的传统观念,在各级各类的公开课、展示课以及评优课中,音乐课花样越来越多、手段越来越“先进”、互动也越来越多,但歌声却越来越少,唱歌教学离我们越来越远了。慢慢地出现了音乐课等同于欣赏课为主的综合课倾向,以欣赏覆盖技能、以欣赏代歌声的迹象开始出现,学生只会听歌、评歌,不会唱歌现象开始蔓延。本来尚能唱歌的学生,因为在欣赏课中没有了唱歌机会,其个性爱好和音乐特长便随着时间的推移被渐渐埋没,对唱歌的兴趣也会因为得不到教师和其他同学的鼓励而逐步失去。校园的歌声少了,教室里的歌声少了,即便唱也是停留在寥寥无几的几个学生身上,就算是有活动也是这几个学生的任务了。学生会唱的经典歌曲、健康歌曲少了,这种误区直接导致音乐课堂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唱歌教学趋于边缘化状态。

  现象二:唱歌教学手段单调、乏味

  长期以来,学校音乐教学的唱歌训练很难摆脱专业音乐学习的传统思路。成人化的范唱、千篇一律的音色要求、专业深奥的发声技巧要求,让学生感觉到音乐课堂的唱歌如此烦、难、土。这种模式化、单一化的唱歌教学方式让学生产生了厌烦情绪。因此,学生爱音乐,却不爱音乐课;爱唱歌,却不爱唱教材上的歌曲如此现象普遍存在。

  现象三:对唱歌教学的内涵与外延缺乏深入认识

  1、唱歌教学到底如何才有效?唱歌是人人都具备的本能,因为每个人的嗓子就是乐器。而歌唱是说话音域的延长,是要经过训练的。两者有本质的区别,也是很多人容易混淆的问题。

  2、合唱排练是否等于唱歌教学?多声部合唱是歌唱教学的最高形式,合唱队员是必须经过挑选的,对队员的嗓音、乐感、音准等都有一定要求。但是在学校的唱歌教学中,我们面向的是全体学生。唱歌教学是让学生把唱歌当成文化资源,绝不仅仅是为了技巧的训练,学生在唱歌中是为了获得无上崇高的审美满足。这些观念的模糊不清至今还影响很多音乐教师的平日课堂教学。

  二、小学音乐课堂唱歌教学有效性实践的策略研究

  2009年11月23-27日,全国中小学歌唱教学研讨会在辽宁省首府沈阳市举行。此次会议由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举办,由辽宁省基础教育研究培训中心承办。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秘书长吴斌致开幕辞,并提出了“唱会歌,唱好歌,会唱歌”的九字目标要求。此次研讨会的召开,以课堂唱歌教学为抓手,将基础教育中的音乐课教学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观摩精彩纷呈的中小学课堂唱歌教学展示课,聆听专家就中小学课堂教学方面精辟的专题理论讲座;学习歌曲表现与诠释的技巧等方面,并理清了唱歌教学中关于“唱会、唱好、会唱”三者之间的关系;国外音乐教学体系中对于唱歌教学研究较多的是匈牙利的柯达伊教学法,重视对于合唱教学的研究。可见唱歌教学是一切音乐艺术的源头。

  根据全国唱歌教学专题研讨活动的精神,针对新课程中出现的唱歌教学的种种问题和现象,历经两年多的时间,走在最前沿的上海市也在各个层面开展了唱歌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活动,并根据本区域的特点,实施了“学唱歌、会唱歌、爱唱歌”的理念。在今年的5月18日在上海为期一周的考察学习交谈中得知,在上海音乐教学中“学唱歌”主要体现在唱歌教学中对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会唱歌”是指在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中,学生掌握唱歌的方法,学会唱歌,并能充分体验歌曲的情感,唱好歌。“爱唱歌”是在前面的基础上用真挚的情感来表现歌曲,从而获得情感体验,感悟歌曲的思想内涵。这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直接体现,也是音乐新课程中唱歌教学的主要目标。仅仅两年中上海的音乐艺术教育不得不让人钦佩与折服。在全国各地上海应该是领头雁。而在我们接受讯息两年后的今天试问新课程理念下我们的课堂又将是如何?还是让我们以领头雁的方式方法来精雕细琢我们的课堂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音乐课教学情境创设的设想    下一篇:对如何提高音乐课堂效率的几点思考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