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音乐论文

在低年级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所属栏目: 音乐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众所周知:孩子的天性活泼、好动。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有广阔的潜能等待我们去开发。近几年来,随着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学生不仅要学习一成不变的知识,而且还要学会演进知识、创造知识。我们的音乐教育正是能够激发人的潜能、创造力的源泉。明确这一原理,本学期我从低年级教学实践的各个环节出发,努力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实践证明,这样做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激励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开拓,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一.    在发声练习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发声练习是音乐课中必不可少的开始部分,它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以后的教学打下基础。如果老用陈旧的发声练习,必然会使学生觉得枯燥乏味,以至于影响学生学习其它音乐知识的兴趣。因此我试着让学生在发声练习中不断创新,提高他们的练声兴趣。

    1.在直观教具的辅助下,更换不同的音进行发声练习。

 我设计了一列小火车:

每天请学生想想今天我们要送什么货?比如学生回答:“梨、鱼、米、娃”然后按规定的曲调将这些音进行视唱。音是自己想出来的。所以学生唱时非常认真,激起了学生对练声的兴趣。

    2.给学生提供练声曲,让其学会充分发挥想象力,大胆创新。

    如:师生接唱 

上课时,我让学生提议应如何唱。这时有的学生提出唱得快或慢;有的提出师生互换;有的提出加上吹号动作。根据学生不同的提议进行不同地练习,使学生产生成功的喜悦。这样做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练声兴趣,使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得到发挥。

二.在节奏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节奏是组成乐曲旋律的要素之一,它可以使学生直接感受歌曲的情绪。因此我在教学形式上注意多样化,鼓励学生不断创新,努力提高学生学习节奏的兴趣。

1.     借助游戏,培养学生创新节奏的能力。

如进行“座位”游戏:这是为了让学生理解  、 、  的时值关系而进行的游戏。游戏准备四把椅子,每把椅子代表一拍,准备  、  、  的卡片若干张,每次找3—8人进行游戏。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所拿卡片上的节奏的长短进行占位。教师提前告诉学生  是一拍、 是半拍、  是两拍。游戏开始,拿卡片的学生占座组成一条四小节节奏,其他学生读节奏。游戏不断进行,节奏也不断创新变化。既提高了学生学习节奏的兴趣,而且通过游戏,也使他们很快理解了  、 、  的时值长短,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    多做创编节奏的练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为了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各种节奏型,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我制做了很多节奏卡片。练习时,我将学生分组,把节奏卡片(根据教材制做)发给每个学生,要求每组选四张卡片组成一条四小节节奏:如

                

组成后,请各组自己练习,然后给大家演示,可自选拍手口读、打击乐器敲击、说节奏歌谣等方法进行练习。演示完后,卡片重组,节奏改变,继续练习。这样练习下去,学生视野不断扩大、思维活跃、敢于想象。既激发了兴趣,又让学生了解了各种节奏型,培养了他们的节奏感。

3.     在练习中加上节奏歌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课上,我经常让学生看节奏说一句话,创编节奏歌谣。如:

在我的启发下学生编出:

我  爱  打电 脑  打  电  脑

小  猫  喵喵 叫  喵  喵  叫  

不同的节奏、不同的节奏歌谣,不仅促进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极大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培养了学生的节奏感。

三.在歌词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歌词是学习歌曲的重点,歌词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一环。如果单纯的让学生读歌词,然后向学生灌输一些大道理,学生自然不爱听。因此与其这样,不如让学生自己去挖掘歌词,自创歌词,把自己的真实感受用语言表达出来。

 如:在讲述第三册第十课,《好儿童》时,歌词写道“别说我儿童年纪小/每天起得早/背起那背篓去拾肥呀/回来就上学校/地里的活儿抢着干/生产学习两不误逞呀逞英豪/立志做个好儿童/为人民立功劳。”这首歌是六七十年代歌曲,似乎离现在的生活远了点。在学会演唱后,我问学生:“你们说我们现在怎样做才是好儿童?”学生七嘴八舌:“听话、学习好、劳动好。”这时我不失时机地让学生根据自己所说所感为歌曲《好儿童》编一段歌词,要求字数与原歌词相仿。学生立刻活跃起来。有的同学唱“别说我儿童年纪小/每天起得早/背起那书包去上学呀/高高兴兴去学校/家里的活儿抢着干哪/劳动学习两不误真呀真叫棒/立志做个小标兵/长大保国家”;有的同学把“立志做个好儿童”改成“立志做个解放军”、“立志做个好医生”等,学生们用歌声倾吐着自己的理想。在学生作词过程中,我注意肯定和表扬学生的创造性,激发他们的自信心,使学生从敢于表现内容到善于表现内容,从而有效地提高并发挥了学生的创造力。

四.在歌表演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歌表演是学生用动作来表现、理解歌曲情绪的一种方式。而且歌表演体现了低年级音乐教学特点。因此我把一、二年级的歌曲都加上表演。

1.    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让学生自编动作。

歌表演的教学过程是感受的表演、创作动作的表演过程。因此我鼓励学生根据歌词内容自由创编动作,不论学生做得是好是坏,我首先给予肯定,然后找出不足,纠正之后再让他教给其他同学。

2.    鼓励学生动手动脑,编排小的表演剧。

  在讲第三册《大鹿》时,我给学生留下任务,自己制做表演道具、编排小表演剧。一上课我发现,学生们做了很多的“大鹿、兔子”头饰,有的学生还带来了皮帽、小手枪说是扮猎人;有的学生还为自己的组准备了小牌,上写:“三组加油!” 。那节课,学生们拿着、戴着自己做的道具,兴趣盎然,全身心地投入到歌表演中。有的小组有两个‘兔子’、三个‘鹿’;有的小组有两个‘猎人’。学生玩得真开心!通过这节课,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得到了极大的发挥。

五.在欣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欣赏教学是音乐课中较为难上的一部分,学生对抽象的音乐很难理解,这就要求教师利用故事、表演、电教媒体等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力争使欣赏课变得生动有趣。

   

1.    鼓励学生根据音乐编故事,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低年级学生非常喜欢听故事、讲故事。针对这一点,我在欣赏音乐时,鼓励学生根据音乐去编故事,让学生更好地体会音乐。如欣赏《小青蛙》时,并不急于讲述乐曲内容,而是告诉学生这是一首描写‘小青蛙’的音乐,提问:“他们在干什么呢?请闭上眼睛听音乐,然后讲一讲你都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学生听得都很认真,有的讲听出了一群‘小青蛙’在池塘边玩;有的讲‘小青蛙’站在荷叶上‘呱呱’地叫;甚至有的学生编出了‘小青蛙’的对话,绘声绘色,很有意思,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在这里得到了发展。

2.    鼓励学生随音乐创编动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学生中,具有表演天赋的学生毕竟是少数,而大部分学生缺乏表演天赋,但他们却极其渴望表现自己、表现音乐。因此在欣赏音乐时,我要求每个人都大胆创编,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抒发学生对音乐的真实感受。虽然有的学生动作不协调、不合拍,但我还是加以表扬鼓励,时间长了,学生对音乐美的感受力增强了,学生创编的动作越来越丰富,协调性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总之,要想从教学实践的各个环节出发,努力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不仅要利用多变、有趣的教学方法,而且要求教师的自身素质不断提高,因此今后我要在备课上多下功夫,挖掘一切可以发挥学生创造力的创思点,从每一节音乐教学课的具体内容出发,扎扎实实上好每一节课,抓住每一个可以利用的教学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音乐情境创设的几种途径和方法    下一篇:走进音乐教学评价的新区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