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教师个人计划总结

师德修养个人发展规划

所属栏目: 教师个人计划总结  更新时间:2021-11-24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在新的教改潮流下,教师提高自身素质迫在眉睫。为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特制定自我发展计划如下: 首先,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教学能力,加强理论学习。

  (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学习胡锦涛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的讲话及其“两个务必”的讲话,学习《公民道德实施纲要》。

  (2)加强新课程标准的学习。转变教育观念,把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以及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责任感、使命感放在重要位置。 (3 ) 重反思,坚持写教学笔记和教学随笔。同时要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争取在有关的教育教学刊物上发表。

  (4)努力开展教育教学科研,积极参加学校课题研究。

  (5)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改革,更加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形成有自己特色的、学生喜欢的教学风格,

  (6)始终保持一颗年轻的心、进取的心投入工作,不能因为工作时间长了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7)养成听课的好习惯,积极参加各类听课、评课的活动,并坚持每学期至少听四节课,从别人那里学到自己所需要的西。

  再有、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提高个人素养,不断提高自己的多媒体教学水平。

  常言说: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作为教师,只有自己不断学习,才能满足日益更新的教育发展。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因此首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增强自身的学识魅力。把学习成为自己今后的一种自觉行为。西方国家给终身学习下了一个定义为:“终身学习是通过一个不断的支持过程来发挥人类的潜能,它激励并使人们有权力去获得他们终身所需的全部知识、价值、技能与理解的,并在任何任务情况和环境中有信心,有创造性和愉快地应用它们。”对于一个社会的人要求如此,何况我是一名教师,要做到更高的要求。尽管自己一直以来就是涉猎广泛,爱好兴趣颇多,无论是教师职业所需的专业知识还是所谓的琴棋书画都能达到应用的目的,而不精通。这却也足以让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面对个性差异较大的学生,能左右逢源,信手拈来,做到因材施教。这对于新课改中的教育理念的要求:充分考虑学生个性及其人生目标的多样性。或作为人的基本生存方式的学习或教育也应该是个性化的。这就给教师这个特殊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未来的教育将是分散的、不集中的、个别化的。所以教师终身学习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从进入师范的第一天起老师就严格要求我们说:博学为师。身为一名专业的教师,应该具备普通文化知识、所教学科的专门知识和教育学科知识。更应具备把这三方面知识相互交融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得心应手进行应用的能力。这些能力也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培养和造就的,也更不是一劳永逸的。

  因此,今后在专业知识方面加强学习,拓宽知识视野,不断更新知识结构。积极参与学校和教育局组织的各类培训和进修学习,不断反思自我的发展,使自己成为学生终身学习的先导和典范。

  再次,师德建设的发展目标

  想成为一位优秀的教师,一定要让自己不断的发展,不断的进步.师德建设的发展目标师德是教师整体素质的核心,加强师德建设,既是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时代提出的必然要求.为加强自身的师德建设,要有爱心,虚心学习,与学生交朋友,增强教师的服务意识,开展为学生服务的活动.特别是对那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更要多给予他们关心发展定位——使自己成为一名政治坚定,思想过硬,知识渊博,品格高尚,勤于育人"的高素质的人民教师断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

  我深深的思索,普通教师有好多好多,他们没有 豪言壮语,却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自己的高尚师德。《皇帝内经》有句话说:“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 “淡泊名利”四个字需要人一辈子的修炼才能彻悟。在山中忘却了世外的纷纷扰扰,才能达到的境界。人们都向往世外桃源,可究竟有几个人能守住这世外的寂寞。我自己今后也需要在从教生涯中历练淡泊名利的修养,净化心灵。

  左相平老师就是一名淡泊名利,志存高远的好老师,他甘为人梯,乐于奉献,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在现在物欲横流的大环境下,能在深山坚持38年的精神值得我学习。外国文学作品中所反映的资本经济发展时期人们拜金主义,唯利是图的形象枚不胜举。这也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对教育事业的挑战。当然教师的幸福感,还需要可观的收入来支撑。志存高远,但不清高。教师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有待提高。这样教师才能安居乐业,甘愿奉献。希望政府能在这方面给教育事业一个有力的保障。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勇于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创新实践。

  新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其核心和灵魂就是爱和责任。这也充分反映了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对教师具有道德品质和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只是教师职责的一部分,只有爱岗敬业和关爱学生进行完美的结合才是新形势下创新教育。这话说起来简单,真正落到实处就有难度。正如赞可夫指出的:“教师既是学生的年长的同志,同时又是他们的导师。无论对集体或是对每一个个别学生,都时刻不要放松自己肩负的指导责任——这一点是应该做到的,虽然做起来相当困难。”其困难的核心就是教师与学生的人格关系和角色关系的不能巧妙溶合。

  邓小平同志说:“一个学校能否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教育的目标是“德才并重,以德为主”。具体的归位,就是依靠自己良好的职业道德去影响每一位学生。要说何为良好的职业道德,在我看来,道德的好坏并无严格的法律依据,它随人们的思想观念体现于非正式的舆论之中。所谓的明善恶、秉正义、知荣辱等都是人们意象中的代名词。所以我说,道德立于心、工作成于手。作为一名教师就应该现身说法、以身示范,培养自己良好的师德,在师德中体现自我价值,实现良好的教育目的。

  一年树谷,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小学阶段的学生没有稳定成熟的人格,做事说话分寸把握不住“度”。学生十一二岁的叛逆表现最强的时期也是在这个阶段。老师如何未雨绸缪,做到严慈相济,保持住教育的耐心和恒心,是件较为棘手的事。无论是现实教学中,还是网络上热点传播的学生不恭,课堂秩序混乱,让老师的威信和权威荡然无存。尽管是个别学生,却已严重影响到了老师给全体学生的教学的正常进行。对个别学生的因材施教和对全体学生的教学任务出现了时间上冲突,让许多老师苦不堪言,还背上重重的人格负担。这也是我自身师德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课题。这些问题也一直困扰着我的教育教学活动。最终我还是以我的极大的宽容心关爱这些顽皮学生,勇于接受和创新,正确认识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及其人格关系;其次建立良好的师生人格关系,这也是师生关系最核心的部分。切勿避重就轻,只发发牢骚罢了,而不解决实际问题。

  总之,本人的师德修养发展规划将从以上四个方面进行实施和操作,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拓宽知识视野,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特别是要学好心理学,正确认知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教育规律。使自己成为一名政治坚定,思想过硬, 与时俱进,知识渊博,品格高尚, 热爱学生,勤于育人的高素质的人民教师,并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小学教师师德师风心得体会    下一篇:《中小学教师规范》心得体会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