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数学论文

精心设计弹性作业,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所属栏目: 数学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数学作业是学生形成技能,培养能力的必要手段,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所进行的实践活动,更是数学教师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情况的重要信息,调整教学过程的科学依据。因此,有针对性地设计适合各层次学生的弹性作业,对于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和全面促进,不同程度的学生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那么,如何设计作业,既能减轻学生负担,又能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呢?针对这个问题笔者自从教便开始了在所教班级中进行“弹性作业”的尝试,几年来使所教的不同程度学生都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

    下面笔者就结合本人“在数学教学中实行弹性作业的尝试”谈几点体会:

    一、设置弹性作业的目的:

    1、改革作业的设计方法,探索有效的教学研究之路;

    2、变被动作业为主动作业,提高学生作业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3、提高作业的有效性,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可在以下四点下功夫:

      ①针对新知重点设计,加强理解;

②针对疑难专项设计,抓住关键;

③针对易混知识设计,掌握本质;

      ④针对复习知识设计,巩固创新。

    二、设置弹性作业的原则:

    1、课堂作业与课外家庭作业的设计结合起来;

    2、层次性原则;

    作业的设计要有层次性,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难度的作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完成作业,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

    3、全员参与性原则;

    4、教育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原则;

    5、创造性与实践性相结合原则;

    作业应避免机械化与程式化,要力求创造性,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同时还要注重实践操作,让学生学习与生活联系,培养实践能力。

    三、设置弹性作业的内容与方法:

     1、研究的内容

    (1)实验方法研究

      结合教学内容,探索小学教学实践性课内外作业实践的操作方法,加强指导,及时反馈,认真分析学生作业完成情况,不断总结、调整。

    (2)效能成果研究

      以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能,培养创造能力,让学生“跳一跳”都摘到自己所需求的“桃子”。

    (3)评价方法研究

     坚持以“重过程,重思维”的评价原则,提高学生完成并积极完成作业的兴趣。

     2、研究的方法

    (1)弹性作业分层设计

     作业是形成和巩固学生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也是师生交流信息的一个窗口,据调查表明,大多数数学教师在数学作业设计与批改中存在了许多矛盾和问题,严重阻碍了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所以笔者从素质教育的高度来开展认真研究低、中、高三个层次学生的现状,针对每层次学生在认知与情感等方面不同的需求所布置作业遵循:

    对低层次学生:低起点、补台阶、拉着走、多鼓励

    对中层次学生:有变化、多思考、小步走、多反馈

    对高层次学生:多变化、有综合、主动走、促能力

    (2)分层评价

     根据学生的差异,通过形式性评价,及时了解学生达到分层目标的情况,分层评价以“成功体验”为依据,以各层学生“最近发展区”为标准,确定不同的评分标准,要求差异性、及时性和鼓励性。

     分层评价评价因层而异,重在激励,不用一把尺子,去丈量一班学生。

     分层评价表现在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同一题目上,采用不同的等级标准,使学困生达到较低标准时也有得优的机会,使优等生在高要求的标准下,追求更高质量的作业。

    (3)分层是手段,递进是目的

     递进也就是根据学生的竞争性心理和可变性原理,尽可能地鼓励不同层次学生在你追我赶的氛围获得成功,永不满足。

    (4)统一讲解,共同促进

     总之,精心设计弹性作业,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创设富有变化的作业练习情境,让学生在作业中“跳一跳,够得着”,就一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使知识系统化,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也谈珠心算教学在素质教育中启智育人的优势    下一篇:比较迁移教学之我见 优秀论文一等奖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