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音乐论文

音乐情境创设的几种途径和方法

所属栏目: 音乐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音乐新课程的改革给我们的音乐教育工作注入了新的理念、新的思想、新的教学模式等等。在新课标所提倡的“加强音乐审美教育”这一核心理念的指导下,确立了以音乐情境教学的重要地位。情境教学能激发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合作精神,提高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本文通过借助教材、借助形象、借助多媒体、借助语言、借助形体、借助歌唱这六种途径和方法,进行了简要的阐述。

音乐课程作为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和必修学科,多年来在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问题。在这世纪之交,我们终于迎来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音乐教育顺应这一教育改革的大潮,出台了《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以“音乐审美教育”为核心理念,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为重点目标。而作为“音乐审美教育”的核心则是音乐的情感性,它在音乐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则是音乐情境的创设。无论在唱歌、奏乐、欣赏还是在律动、创作时,教师都应该创设生动真实的音乐情境,激发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合作精神,提高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我国音乐理论家修海林认为:“音乐情境既产生于音乐家对审美对象的审美感觉中,又存在于音乐的表现中。当然,音乐的审美也势必要求体验到这一情境,他是审美意向活动的产物。”也就是说,小学课堂内的音乐情境,存在于音乐教师主动的音乐表现和学生审美体验的自始至终。如果没有教师主动的音乐表现,就没有学生的音乐审美体验,也就没有小学音乐课中的情感教育和情境教学。

那么在小学音乐课中该如何实施音乐情境教学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种途径进行;

一、借助教材,发掘情境

一首好的歌曲教材总是贴近学生的生活、表达学生的心声的——或是蕴含着一个美好的寓意,或是抒发一种温馨的心曲,或忖托一个美丽的梦幻,或展现一片炽热的情怀。这种立意与情境之美对学生有着深刻的感染力,会使之心灵萌发出美的种子。教师可通过认真分析教材内歌曲的歌词、旋律、节奏、速度、力度、音乐表现记号、情感标记等等,来充分发现和发掘教材中的音乐情境因素,并运用它来为情境教学服务。

二、借助形象,创设情境

形象是情感的载体,教师要抓住学生一已有的生活经验,准确地捕捉音乐形象,激发美的情感。小学音乐教材中有许多歌曲是表现儿童生活情趣或小动物生动形象的,具有形象性和趣味性。教师可根据乐曲的特点,自制一些形象的教具,如头饰、卡片等等,这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孕育学生的情感都有非常好的效果。例如:在讲二年级歌曲《螃蟹歌》时,请学生戴上螃蟹的头饰,随着音乐用自己的身体语言表现音乐故事的情节。这样,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加入到教师所创设的课堂情境中,从而会用心地去感受音乐、表现音乐。

三、借助多媒体,展示情境

现代化的多媒体在展示音乐情境中具有快捷、方便、形象、生动等优点。在现代化多媒体有声、有色、有形、有象的展示下,使学生能很快进入到紧扣教材的特定的音乐情境中去。例如:在五年级音乐课欣赏《沂蒙山小调》时,教师可剪辑一段与乐曲内容相一致的影象,再配上优美的歌曲让学生视听。把学生的思绪带到一个风景秀美的迷人情境之中使学生从视觉和听觉上进入了音乐情境之中,产生美感。

四、借助语言,构筑情境

语言是课堂上用得最多的,也是最容易交流感情的工具。生动形象的语言是启动学生激情的添加剂,它可以掀起课堂教学的高潮。教师可从引导学生体验音乐作品内涵的情感和意境入手,让学生感受轻快、热烈、悲伤等音乐所表现的情绪,体会宽阔、深远、平缓、宁静等意境,使美妙的音乐伴随着老师抑扬顿挫、充满感情和富于表现力的话语,将学生的兴趣引导到渴求新知的境地。例如:在上二年级音乐欣赏课《彼得与狼》时,先让学生完整聆听这个交响童话的音乐,用自己的话来描述音乐所表现的情境,然后在此基础上,简要概括出在这个交响童话故事中猫的馋嘴与狡猾,小鸟的机灵活泼,鸭子的愚蠢笨拙,狼的阴险毒辣,彼得的机智勇敢和老爷爷的善良可亲等音乐形象,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交响童话音乐的艺术魅力。值得一提的是:学生在进入音乐情境后,必然会对音乐本身产生直接的感受而激动万分,并有一种急于表达的欲望。这时,教师不妨因势利导,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艺术感受。尽管他们往往词不达意,但教师还是应当给予鼓励,并在此基础上作出总结性的、画龙点睛式的情境表述,这将有助于情境教学的深化。

五、借助形体,表现情境

以形体动作来表现情境,能将音乐形象具体化、生动化。在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组织学生积极参与,能促使音乐情境教学的直观形象性。如;在讲述二年级歌曲《我的家乡日喀则》时,我在引导学生体会藏族人民载歌载舞的场景、了解藏族的舞蹈动作特点后,又带领学生随着音乐的起伏,以体态律动来表现乐曲的情感。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自由的表演,用优美的舞姿表现乐曲的情境。于是学生们完全陶醉在藏族载歌载舞的盛会中。

六、借助歌唱,赞美情境。

学生一旦真正进入了音乐的情境之中,就会用非常自然的歌唱赞美它,而这种自然的歌声,是世界上最美的声音,比首屈一指的小提琴声还要动人心弦。如教唱二年级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时,首先,用声情并茂的录音范唱,把学生带到那神奇的山谷,然后,在教师富有魅力的钢琴伴奏下,学生十分投入地唱起《山谷回音真好听》,用动听悦耳的歌声赞美那神奇的回音,而神奇的回音又使孩子们的歌声更加动听。

综上所述,小学音乐课的情境教学,是培养少年儿童审美情趣,增加少年儿童审美意识,完善少年儿童人格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正如伟人列宁所说的:“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也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由此可见情感教育的重要性。那么,就让我们借着课改的东风,遵循新的教学理念,勇于探索创新,坚持小学音乐课的情境教学,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审美理想、审美需求和审美能力的新一代。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音乐课堂创新教学的范围    下一篇:在低年级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