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音乐论文

有声的渗透美

所属栏目: 音乐论文  更新时间:2019-01-08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多芬曾说过:“音乐能使人的道德高尚起来。”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我们要深入挖掘出音乐歌曲中内在的思想情感教育因素,充分发挥音乐的情感作用,陶冶学生的性情,提高审美趣味,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音乐教学应通过生动的音乐形象,在进行审美教育的同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德育与美育之中,不断发展学生德育上的自我教育能力。音乐是听觉的艺术。美国的艾伦-科普兰说:“如果你要更好地理解音乐,再也没有比倾听音乐更重要的了。什么也代替不了倾听音乐”。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最中心的环节莫过于聆听,初听、复听、细听、精听,只有通过不断地聆听,才能真正提高音乐鉴赏能力,丰富审美经验。

  一、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实施正面教育。

  音乐教材中带有明显的思想教育,教师就应该充分利用音乐作品的思想情感教育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那么,教材中丰富的德育内涵和深刻的哲理就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去挖掘、发现和理解。比如,在《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吧》这首歌曲里,学生通过聆听、演唱歌曲能够感受到歌曲欢快的情绪,并且升华到用自己的动作表现出歌曲,抒发自己内心的愉快心情,同时还渗透了这样一个思想:你是幸福的,你的幸福是谁带来的?生活中你怎么感受到幸福的?让学生联想到自己愉快的学习,幸福的生活,理解“幸福”的含义。

  美感必须是“赏心悦目”“悦耳动听”的,由五官快适进而使精神需要获得满足而产生的那种愉悦,“是经过感官到达于情感、想象、理智、意志等方面的高级心理活动,是在感性直觉中积淀着理性内涵的审美体验”。因此,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熟悉音乐教材,面向全体学生,制定好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把握住每一个教学环节,充分挖掘教材的歌词美、旋律美、节奏美、力度美……以教师动情的演唱、演奏,生动有趣的讲解,结合使用直观形象的教具,启发学生细细品味音乐,以达到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趣味、积极进行审美体验、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力、音乐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的目的。

  二、寓德育于音乐艺术之中

  作为美育手段之一的音乐教育,它对于陶冶情操、品行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起到独特的作用,教师应紧紧抓旋律、节奏、音色、拍子、曲式、和声等音乐要素所塑造的形象,诱导学生进入歌(乐)曲意境,抒发美好的情感。让学生在理解美、表现美、鉴赏美中培养高尚的情操和道德。

  例如:在学唱《飞飞曲》中,除了学习老雀和小雀不同的声音特点外,还要通过歌曲中的休止符使学生们体会到小雀初学飞行时断断续续的样子,学习小雀是那样的勇敢和坚强,自己在不懈的努力练习;而老雀妈妈温柔、连贯的演唱又使学生感受到母亲的鼓励和深深的母爱,再通扮演老雀和小雀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体会到不同的人物角色的特点。学生在演唱时情真意切,充满了对母亲的爱。在生动的感情体验过程中,受到艺术的感染、熏陶和教育。

  三、贯穿课堂、提高审美

  音乐是一门很特殊的艺术,一方面它很抽象,一方面它却又能最深刻、最细腻、最准确地反映人的情感!欣赏者从这门特殊的艺术中感受歌曲(乐曲)的丰富情感和思想内涵,从中获取精神力量,使思想得到升华,这就是音乐的社会功能。教师要认真设计教学中的各个环节,使德育渗透在教学的全过程。但不追求形式生硬说教,要制定切实可靠的音乐常规来训练学生讲文明、有礼貌的好习惯。

  在平时的课堂中,要从学生步入音乐教室、师生问好、坐站姿势等养成一定的规范动作,以培养遵守纪律、举止文明、尊老敬师的良好行为,基本训练要通过发声练习、节奏训练,听音练耳等培养学生和谐统一的良好心态,新课教学要结合教材采用多种方法,使德育内容有机地渗透在教学中,课堂小结要面向全班各类学生,鼓励他们发扬优点,克服缺点,通过这些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和高尚的行为。

  教师要精心设计音 乐教学课内外活动,通过听听、唱唱、讲讲、跳跳、演演、比比等教学手法,让学生体验每一个音乐作品的美感和思想内涵,同时教给他们必要的音乐知识以促进学习,引导学生树立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念;提高音乐审美的品位;逐步培养学生对高雅艺术的好感、兴趣,从而净化学生心灵、培养高尚情操。

  提高学生审美品位,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对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会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音乐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它能够培养人们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一切美好事物,奋发向上的高尚情操,是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所以,作为音乐教师要充分利用音乐学科本身的特点,在带给学生美的享受的同时,渗透德育,让我们的花朵成为二十一世纪最卓越的一代。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怎样教少儿舞蹈基本功技巧    下一篇:音乐教学应注重教学语言的艺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