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美术论文

论小学美术教育的素质培养

所属栏目: 美术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党的十五大明确指出:“优化教育结构,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重视受教育素质的提高,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①而素质的全面发展离不开美术教育,其中小学美术教育在塑造未来具有良好素质的公民方面尤显重要。毛泽东同志1915年在《致萧子升信》中提到:“游戏、手工、图画、音乐、美感教育也。美感教育为现在世界面达到实体世界之津梁,故诸科在学校不可阙”②也正说明了这点。我认为小学美术教育对整体素质的提高有以下几点作用:
 一、 小学美术教育的德育作用
美术及美术教育自古以来就是人类医治心理疾病,保障心理健康的一种手段。英国心理学家斯宾塞曾经说过:“没有油画、雕塑、音乐、诗歌以及各种自然美所引起的情感,人生乐趣便失去了一半,这就会给各种疾病的入侵洞开了门户。”不论是古希腊神像、古埃及金字塔、印第人的图腾,还是中国的长城、门神(年画)、抑或是徐悲鸿的马、齐白石的虾,都足以证明美术作品在人心理上造成的巨大作用。
  小学美术教育的德育功能是通过基础美术教育和美术兴趣教育来实现的。例如:小学教材(沿海版)第七册第五单元的想象画《孙悟空在今天》,教师引导学生想象孙悟空在今天会为人类做些什么贡献并现之于画笔,使学生的内心世界变得可见,从而培养了为人类作贡献的道德意识。又如美术欣赏:小学教材(人美版)第十一册第一课梵高的《阿尔的吊桥》及小学教材(沿海版)第三册的《不如洋娃娃》等。通过鉴赏和艺术批评,建立起宽容的良好人际交往模式,学习到坚持己见,说服他人,容忍不同意见和进行妥协的种种技巧,这无疑是学生学会做人的一种模式教育。美术学科的课内外活动:如美术展览、美术墙报、美术兴趣、活动等的开展,使学生发现了自己的“才能”,体验了自己的劳动和成果,引发了进取心,克服自卑感,学会了尊重爱护和珍惜别人的劳动果实。同时,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极大地增强了师生、同学间的互爱、平等、信任、同情、责任等社会性情感。正如蔡元培所述:“陶养吾人之感情,使之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我之见,利己损人之见,以渐消沮者也。”③
  小学美术教育既有保障人类心理健康的作用,更有着培养学生良好品德、行为的德育作用,它具有的作用是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
 二、 小学美术教育的智育作用
  小学美术教育中的技能训练是发展学生全面思维、开发学生智力的一种途径。要进入艺术的殿堂,就必须培养敏锐的感觉和理性的分析能力和正确的记忆及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而技能训练正好满足了这个条件。
  小学教育技能课中的写生训练了学生观察(目测)物体的长、宽、高比例及物体之间形成的角度、大小对比的能力,同时通过感觉去指挥手(不借助任何量具或制线工具)把观察所得表现在画面上。这正是培养由感觉→观察→理性分析→理性认识的感知能力增强过程。记忆画的训练则是通过教师提供意义识记条件或语言表述调动学生的形象记忆,指引学生对过去的事情进行重现的表现过程,它提高了学生的记忆力和创造力。而色彩的训练则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感受能力,使之产生丰富的联想,它是一种迁想思维。如:红色使人联想到太阳、火、鲜血等,从而产生温暖感或危险感觉,蓝色使人联想到海洋、天空、冰雪等,从而产生辽阔、寒冷的感觉。
  技能(绘画)、色彩、其他课类(美术课)的训练,都能培养学生和发展学生的分析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空间感受能力等综合思维能力,小学美术教育有着既独立又辅助其他学科教育的智育作用。
 三、 小学美术教育的美育作用
  小学美术教育除了绘画技能的学习外,还有建立在深刻理性基础上的教学(如美术欣赏),通过这些学习能提高学生感受美、分辨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审美能力。例如:美术欣赏既有生动的艺术趣闻和画家轶事介绍,又有对具象、抽象、意象的各类艺术品的赏析,更有对艺术品形体、空间、色彩布局、连接与对比等的分析。艺术作品作为“人类体验的精华”,其造型元素是艺术家进行视觉表述的语言符号,它容纳着种种可言传与不可言传的精神内涵,正因为这点,美术欣赏丰富了学生的文化历史知识和审美素养,培养了学生对艺术和形式美的敏锐感觉。而绘画技能的学习,则是提高学生感受美、分辨美、表现美、创造美的一种手段。可以说,小学美术教育具有独特的美育作用。
四、 小学美术教育的体能和劳动教育作用
小学美术教育的教学过程中,绘画、手工、制作等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如:外出写生就是将知识运用于实践过程中,安静的环境、严格的条理性及独立的自主性,提高了学生的体能和培养学生踏实地操作、勇于排除困难、克服依赖心理、始终如一的良好劳动习惯。所以,小学美术教育具有一定的体能和劳动教育作用。
小学美术教育是落实全面素质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显示了其多样的价值和功能,它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义,没有小学美术教育就无法落实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或资料:
①、《十五大报告》(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版第40——41页)
②、《毛泽东早期文稿》(湖南出版社、1990年版第23页)
③、《蔡元培美学文选》第53页
④、《中国美术史》、《西洋美术史》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儿童想像画教学中的“说画”教学    下一篇:中 、小学美术教学改革需要进行科学的理论研讨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