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生物 >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上生物《种子的萌发》教案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二章 被子植物的一生第一节 种子的萌发一、教学目标1.知道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有哪些。2.知道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是什么。3.会描述种子萌发的过程。二、难点:1.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2.会描述种子萌发的过程。难点:了解种子休眠、寿命以及选种、测定发芽率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三、教学准备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器材、自制课件四、引入新课课件展示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基本结构图,让学生指出图中各部分结构的名称,并引导学生说出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引入新课。观察图片,回答种子的基本结构。旧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五、探究新知一、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描述:多作物是在春天播种的,天寒地冻不适播种。在播种前往往要在地里浇一些水,使土壤潮湿。如果下过一场小雨,不用浇水就可以播种了,但是过潮湿会使种子霉烂。播种前往往要松土,使土壤中有充足的空气。根据情境作出什么样的假设?1.引导学生为各组给的实验材料选择环境。瓶子1:没水、适宜的温度、空气;瓶子2:适当的水分、适宜的温度、空气;瓶子3:适当的水分、寒冷的温度、空气;瓶子4:适当的水分、适宜的温度、没空气。实验中作为对照实验的有瓶子1和瓶子2,瓶子2和瓶子3,瓶子2和瓶子4。为什么把它们叫做对照实验?小结:2号瓶子是用作对比的,其条件都是满足种子萌发的,叫对照组; 1、3、4号瓶子是用实验不同的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的,叫实验组。2.通过实验总结: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都是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条件。学生对种子萌发的条件作出假设。选择环境、分析对照组和实验组。跟老师一起总结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学生设计对照实验、分析变量的。培养学生的总结。二、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提出问题:1.干瘪的种子或被昆虫咬坏的种子能不能萌发?2.死亡的种子能不能萌发?   3.休眠的种子能不能萌发?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设想你是一个农民,从种子站买了一袋种子,怎样测定它的发芽率?(1)怎样选种子?(2)选多少粒种子?(3)求发芽率的公式?(4)实验次数?请同学们课下自学并完成探究: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小结: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活的、有生命力的胚,不在休眠期。三、种子萌发的过程组织学生自学教材第92页中间一,学会描述种子萌发的过程。吸收水分——胚根发育——胚轴伸长——胚芽发育。四、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学生讨论、得出答案。通过自学,尝试描述种子萌发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自学和语言表达。六、效果七、小结本节课通过两个探究实验验证了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是适宜的

 

七年级上生物《种子的萌发》教案
上一篇:七上生物种子萌发教案    下一篇: 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3.2.1种子的萌发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